首页> 中文学位 >“三自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及其贯彻路径
【6h】

“三自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及其贯彻路径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

1、问题的提出

2、课题的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1、“三自信”的理论依据与来源

2、“三自信”的内涵分析

3、坚持“三自信”的意义

4、“三自信”贯穿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一、“三自信”的历史背景及其意义

(一)“三自信”提出的社会背景

1、国内外的复杂形势

2、多元社会思潮互渗

3、我国新世纪新阶段形势

(二)“三自信”的理论内涵

1、道路自信

2、理论自信

3、制度自信

(三)“三自信”提出的重要意义

1、“三自信”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就

2、“三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体现

3、“三自信”能增强实现“中国梦”的信心

二、“三自信”的提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提出新要求

1、确立了大学生“三自信”的新目标

2、与思想政治教育终极目标相融通

3、保证目标实施的针对性和达成的有效性

(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出新要求

1、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内容

2、突出“三自信”教育内容特点

3、全方位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三)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提出新要求

1、夯实“三自信”的思想理论基础

2、深入掌握“三自信”的教育内容

3、全面组织“三自信”的教育教学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贯彻“三自信”的路径

(一)推进“三自信”的理论教育

1、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

3、加强大学生的国情教育

(二)开展“三自信”教育的社会实践

1、以“三自信”实践育人

2、“三自信”实践育人的要求

3、以“三自信”实践育人的具体措施

(三)“三自信”与大学生的自信相统一

1、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历史使命感

2、帮助大学生全面地增强个人自信

3、引导大学生将个人自信融入国家自信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党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即“三自信”。“三自信”的提出,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
  我们党在每个历史时期提出的新观点、新思想、新论断,都成为了党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每个时期党的理论又在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内容的同时,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因此,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看,“三自信”的提出必将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内容,不但丰富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而且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诸要素和各环节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寻找“三自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贯彻路径则显得尤为迫切。
  本文在对“三自信”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还设想将“三自信”贯彻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以促进大学生“三自信”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教育,力图将大学生个体人生自信的确立与“三自信”教育结合起来。全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论述了“三自信”提出的历史背景与理论内涵,并分析了当前我国坚持“三自信”的重大意义;第二章着力于“三自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提出的新要求,强调保证目标实施的针对性和达成的有效性,重点分析了“三自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教育承担者的新要求;第三章主要阐述了“三自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贯彻路径。一方面,要推进“三自信”的理论教育,不断夯实大学生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要开展“三自信”的社会实践,动员组织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践履“三自信”。也就是说,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坚定“三自信”进行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教育,帮助大学生提升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不断增强个人自信,并引导他们将个人自信上升为国家自信,以达到“三自信”与大学生的自信相统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