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学生从众行为及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
【6h】

大学生从众行为及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5 预期的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第2章 从众行为对大学生的影响

2.1 从众行为概念

2.2 从众行为原因

2.2.1 信息性社会影响

2.2.2 规范性社会影响

2.2.3 群体因素

2.2.4 个人因素

2.3 从众行为对大学生的影响

2.3.1 正面效应

2.3.2 负面效应

第3章 大学生从众行为的表现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大学生从众行为的主要表现

3.1.1 大学生从众行为的种类

3.1.2 从众行为的不同层次

3.2 大学生从众行为存在的问题

3.2.1 盲目从众

3.2.2 思想消极

3.3 大学生从众行为原因分析

3.3.1 内部原因

3.3.2 外部原因

第4章 对大学生从众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4.1 思想政治教育要引领大学生积极从众行为

4.1.1 营造舆论氛围

4.1.2 构建校园文化

4.1.3 树立先进榜样

4.1.4 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4.2 大学生独立思维的培养

4.3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4.3.1 提高大学生自我意识

4.3.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4.4 对群体作用的运用

4.4.1 对群体规范的运用

4.4.2 发挥群体的凝聚功能

4.5 紧抓大学生素质教育

4.5.1 高校教师队伍建设

4.5.2 大学生素质教育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声明

展开▼

摘要

大学生从众行为在高校中普遍存在,并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大学生之所以会比较容易发生从众行为,有着深刻的自身原因和外部原因,主要影响他们的是大学生在群体中渴望认同的安全心理,自我意识不强的学生容易感受到真实的或者想象到的群体压力,当来自群体的规范性社会影响和信息性社会影响对他们发生作用时,就会使其发生从众行为。
   从大学生从众行为的主要表现类型来看,从众行为主要分布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的消费、恋爱、择业和考试,这几个具体的行为类型上。究其具体表现来看,大学生从众行为尤其表现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针对这一问题,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从大学生的从众心理规律出发,摸清大学生从众行为背后的心理规律,找出思想政治教育与之相联系的结合点,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案和对策,真正落实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在对大学生从众行为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之后,再从思想政治教育独特的视角出发,以思想政治教育专门的手段和方法,来解决大学生从众行为这一问题。我们也要利用好从众行为能产生的积极效应,进而来促进高校思政政治教育。尽量使大学生能够形成健全的人格,获得更好的成长环境,真正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