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析影视媒介“泛娱乐化”——影视媒介“同质”“媚俗”“拜金”“恶搞”“幼稚化”“明星化”等六大现象分析
【6h】

析影视媒介“泛娱乐化”——影视媒介“同质”“媚俗”“拜金”“恶搞”“幼稚化”“明星化”等六大现象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序言

第二章媒介文化娱乐等现象及评述

一、媒介文化的“泛娱乐化”现象概述

二、媒介“泛娱乐化”的具体表现及评述

1、明星化

2、幼稚化

3、恶搞

4、同质化

5、媚俗化

6、拜金主义

第三章媒介“泛娱乐化”产生的社会背景

一、历史阶段:社会转型期

二、技术手段:科技的成熟促使媒介手段丰富

三、时代背景:消费社会的确立

四、文化语境:大众文化的兴起

五、经济法则:媒介产业化生产方式的推行

第四章媒介“泛娱乐化”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传受双方的观念、关系的变化

一、传者与受者的关系改变引发不同传播效果

1、传受双方的博弈及其主要论断

2、我国媒介观--从“传者中心”到“受众中心”的变化历程

二、传播者对“泛娱乐化”现象的主导

1、对“使用与满足”的过分迎合,使传播媒介的“把关人”职责缺失

2、对“视听冲击”的过度表现,使传播媒介的艺术审美性削弱

3、对经济利益的无限追求,使传播媒介对市场的依赖加深

三、受众的心理分析

1、受众的游戏心理

2、受众的惰性心理

3、受众的从众心理

第五章影视媒介“泛娱乐化”的应对途径

一、从我国当下的社会角度出发,强化我国媒介的功能与责任

1、重新确立“把关人”职责

2、承担起教育与引导重任

3、坚持“以人为本”的传播理念

二、从我国媒介建设层面出发,加强影视媒介法律规范、改善硬件建设

1、完善我国影视媒介的法律法规,加强媒介监管

2、完善影视作品质量评价体系,扶持、保护高质量的影视作品

3、强化媒介“分众”意识

三、从媒介艺术的创作层面出发,平衡技术与艺术、内容与手段的关系

1、商业性与艺术性并重

2、确立“内容至上”的创作原则

3、回归现实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伴随着媒介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媒介手段日趋成熟,媒介文化日益丰富。但从媒介的表达方式与表现内容来看,却显示出一些突出的问题。本文试以影视媒介为例,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总结我国目前以影视媒介为首的媒介文化所存在的六大问题,并将这“同质化”“明星化”“媚俗化”“幼稚化”“拜金主义”“恶搞”等六大问题主要归纳为“泛娱乐化”。为了便于讨论,笔者将它们用“泛娱乐化”来总体概括、总体阐述。本文简述了些问题的现状与特点,分别从历史阶段、技术手段、时代背景、文化语境、经济法则等五个社会历史环境分析“泛娱乐化”产生的社会背景。在此基础上,针对媒介文化的传播特性,从传播者与受众两者关系的改变以及由两者关系改变而产生相应的不同媒介观念、认识与追求入手分析,论述传播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受众至上”的矫枉过正,对受众口味的一味迎合与满足,对经济利益的极致追求,对媒介传播者能动引导责任的忽视,是导致问题产生的一个关键。在这个基础上,笔者从社会责任、国家干预、艺术创作等三个层面提出完善媒介建设、应对“泛娱乐化”的方法,并以目前影视媒介所出现的优秀影视作品个案为范例,通过具体个案研究,从实际操作层面来探讨如何创作既“叫好”,又“叫座”的优秀作品来有针对性的解决目前影视媒介不合理的现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