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变形的抗振设计理论及应用研究
【6h】

基于变形的抗振设计理论及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绪论

1.1设计理论沿革及问题的提出

1.1.1性能抗震设计理论的提出

1.1.2基于变形的抗震设计是实现性能抗震设计的有效途径

1.1.3本课题研究可为抗震规范的修订提供理论依据

1.2基于变形的抗震设计理论发展概况

1.3基于变形抗震设计方法的应用研究及存在的问题

1.4本文拟进行的主要工作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国际上主要规范地震作用取值及变形验算比较

2.1抗震设防水准、设防目标及设计方法上的差异

2.2设计地震作用取值的比较

2.3国外抗震规范变形验算规定的汇总及评述

2.4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不同性能水平下RC结构的抗震变形限值

3.1引言

3.2建筑不同性能水平下的损坏极限状态

3.2.1不同性能水准损坏极限状态的宏观描述

3.2.2不同性能水准损坏极限状态的量化

3.3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

3.3.1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的控制目标

3.3.2对现行抗震规范中层间弹性位移角限值的讨论

3.3.3框架结构的层间弹性位移角限值

3.3.4以剪力墙为主要抗侧构件的结构体系的位移角限值

3.3.5层间刚体转动位移的扣除

3.4避免倒塌和可修性能水准的变形限值

3.4.1框架结构的弹塑性位移角限值

3.4.2框架-抗震墙、框架-筒体等结构的弹塑性位移角限值

3.4.3可修水准的变形限值

3.5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高轴压比框架柱变形特征及恢复力模型试验研究

4.1恢复力模型研究概况及存在问题

4.1.1钢筋及混凝土材料恢复力模型的研究概况

4.1.2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恢复力模型研究现状

4.1.3存在的主要问题

4.2试验研究概况

4.2.1试件情况及试验方法

4.2.2主要试验现象及结果

4.3塑性铰区域的变形组成及分析

4.3.1测量方法

4.3.2各种非线性变形成分产生的位移的简化分析

4.3.3各种位移成分所占的比例及其规律

4.4框架柱的恢复力模型

4.4.1骨架曲线的确定

4.4.2卸载刚度的确定

4.4.3反向加载和再加载路径及强度退化情况

4.4.4滞回环规则

4.5建议恢复力骨架曲线与试验结果的比较

4.5.1柱屈服曲率和屈服弯矩的确定

4.5.2屈服位移△y及屈服承载力Py

4.5.3极限抗剪承载力

4.6本章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RC框架梁柱组合件变形特征及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5.1引言

5.2试验概况

5.2.1试件情况

5.2.2加荷装置

5.2.3测量内容及仪表布置

5.2.4加荷程序

5.3主要试验现象及结果分析

5.3.1试验加载过程中试件的主要破坏特征

5.3.2钢筋的屈服情况

5.3.3滞回曲线及其骨架曲线特征

5.4框架梁柱组合件试件的变形组成分析

5.4.1各种变形成分的测量方法

5.4.2各种变形成分及其产生的位移的简化分析

5.4.3各种位移成分所占的比例及其规律

5.5.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RC框架构件端部的弯矩-滑移转角恢复力模型

6.1引言

6.2锚固滑移产生的原因及组成

6.3 M-θsl骨架曲线的计算

6.3.1M-θsl骨架曲线的确定方法

6.3.2锚固钢筋单调加载下伸长量Ssl的计算

6.3.3反复荷载下粘结强度的退化

6.4卸载刚度及滞回规则

6.4.1卸载刚度

6.4.2滞回规则

6.5建议模型与试验结果的比较

6.5.1加载全过程中钢筋拉力及截面受压区高度的计算

6.5.2计算结果及分析

参考文献

第七章 考虑多种非线性变形成分的RC框架结构单元模型

7.1引言

7.1.1常见的框架结构力学模型

7.1.2杆系单元模型现状

7.2框架构件单元刚度矩阵

7.2.1框架构件单元刚度矩阵的一般形式

7.2.2节点刚域的处理

7.3框架单元弯曲柔度矩阵的计算

7.3.1分布弹塑性梁子单元

7.3.2梁柱交接面滑移子单元

7.3.3剪切子单元

7.4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八章 基于位移的地震反应非线性静力分析方法

8.1引言

8.1.1对加强罕遇地震下弹塑性变形验算的认识

8.1.2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方法概述

8.2等效单自由度体系的建立

8.3设计地震下目标位移的简化计算

8.4荷载分布模式的选择

8.5基于位移的地震反应非线性静力分析的实现

8.5.1程序框图

8.5.2力学计算模型及单元刚度矩阵

8.5.3非线性静力分析中结构及单元的状态判断

8.5.4等效非线性分析的局限性及必须注意的问题

参考文献

第九章 结语

9.1主要结论

9.2问题和建议

9.3两点说明

附录我国部分高层结构小震作用下的弹性位移角设计计算值汇总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基于性能设计理论逐步被地震工程界所认同,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实用方法研究已经发展成为前地震工程界研究的热点.由于变形比强度更能体现结构在不同设计地震水准作用下的性能,因而采用基于变形的抗震设计方法(DBSD)不仅比传统的基于强度的抗震设计方法更加简便,同时也是实现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的重要途径.该文结合中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特点和规范修订的具体要求,对与变形抗震设计相关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天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