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黔西南卡林型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其研究意义
【6h】

黔西南卡林型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其研究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卡林型金矿床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1.4 完成的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位置

2.2 区域地层及岩性

2.3 区域构造

2.4 岩浆岩

2.5 区域矿产

第3章 典型金矿床地质特征

3.1 水银洞金矿床

3.1.1 矿体特征

3.1.2 矿石特征

3.1.3 围岩蚀变

3.1.4 成矿期次及矿化阶段

3.2 丫他金矿床

3.2.1 矿体特征

3.2.2 矿石特征

3.2.3 围岩蚀变

3.2.4 成矿期与成矿阶段

3.3 紫木凼金矿床

3.3.1 矿体特征

3.3.2 矿石特征

3.3.3 围岩蚀变

3.3.4 成矿期与成矿阶段

第4章 流体包裹体测试分析

4.1 样品的采集与分析方法

4.2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

4.3 包裹体均一法测温

4.4 包裹体盐度

第5章 成矿流体研究

5.1 成矿流体来源

5.2 成矿流体的性质

5.2.1 温度特征

5.2.2 盐度特征

5.2.3 密度特征

5.2.4 压力特征

5.3 成矿过程浅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展开▼

摘要

黔西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卡林型金矿床矿集区,其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准地台西南缘与华南褶皱系右江褶皱带之交接部位。金矿床的赋矿地层为二叠系及三叠系碳酸盐岩、硅质岩、凝灰岩、泥岩和陆源碎屑岩;矿床明显受褶皱构造控制。区域内岩浆岩发育,围岩蚀变普遍。金以包裹金形式存在,黄铁矿是金的主要载体。选择研究区内典型金矿床,重点进行了金矿床地质特征、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学、氢氧同位素特征的对比分析,探讨了成矿流体的性质和来源,浅析成矿过程。
  黔西南地区卡林型金矿床流体包裹体主要分为三大类:H2O包裹体、CO2-H2O包裹体和纯CO2包裹体。H2O包裹体又可分为液相H2O包裹体、气液H2O包裹体;CO2-H2O包裹体进一步分为富H2O相包裹体、富CO2相包裹体。成矿流体温度主要集中在176.9℃~267℃范围内,平均191.87℃;盐度为0.02~7.73(NaCl)%,平均值为3.65%;流体密度为0.870g/cm3~0.986g/cm3,平均0.937g/cm3;成矿压力平均162.1MPa;为中低温、低盐度、中等密度,具有超压性质的流体。包裹体氢氧同位素特征表明,黔西南地区金矿床成矿流体的δ18O值为-1.4‰~10.16‰,平均3.81‰;δD值为-114.2‰~-54.5‰,平均-78.6‰,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为大气降水或与其相关的盆地流体。
  燕山晚期,整个黔西南地区发生强烈的构造运动,矿区内砂岩(粉砂岩)与粘土岩的互层形成的隔水层被构造运动破坏,打破了超压流体环境,致使气液两相分离,发生流体不混溶作用。相分离使得CO2、CH4、SO2等挥发分逸出,流体进一步氧化,硫逸度降低、pH值增大,Au的络离子活度随之降低,金的络合物的稳定性被破坏,造成成矿条件发生巨大变化,进而促使金在有利的构造部位发生沉淀,形成金矿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