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蜀南地区中二叠统缝洞气藏开发地质研究
【6h】

蜀南地区中二叠统缝洞气藏开发地质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蜀南地区中二叠统气藏自1957年投入工业性开采以来,经历了上产、稳产、递减三个阶段,1979年天然气产量达到历史高峰,年采气49.46~108m3,到2002年年产气降至11.42×108m3。
   古岩溶作用以及多次构造运动对中二叠统气藏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成藏后研究区中小断层发育,缝洞型储层非均质性极强,气水关系复杂。目前,中二叠统气藏开发已经进入中后期,气藏大规模见水,气井产量严重下降,气藏采出程度低。同时受储层条件以及勘探技术的制约,探井成功率和试油选层成功率也不高。因此,加强蜀南地区中二叠统缝洞气藏开发地质研究对于提高探井成功率、提高采收率、正确处理出水和合理气藏开发调整有着重要意义。本文试在气藏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其他相关技术和手段,对研究区沉积相分布进行细致的研究,对缝洞储层储集空间构成、缝洞储层形成演化进行再认识,对气藏形成演化以及气藏类型、气水分布进行详细论述,为气藏的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现取得以下主要认识:
   (1)中二叠统主要为一套开阔海碳酸盐岩台地相沉积,厚度300~500m,自下而上可分为栖霞组和茅口组,灰岩平均厚度280m,为岩溶作用提供了有力条件。研究区可以划分为台地沉积区、台地边缘沉积区、盆地沉积区三大沉积区和局限海台地相、开阔海台地相、台内浅滩相、生物泥丘相、台地边缘浅滩相、海百合泥丘、广海陆棚相七个沉积相带,沉积相的分布严格受到海水进退及古地貌的限制。
   (2)研究区储层为典型缝洞型储层,基质低孔低渗,不具备储渗能力,溶洞和裂缝是主要的储渗空间。其中溶洞为主要储集空间,裂缝储集能力有限,主要起到沟通作用。同时认为,东吴期岩溶作用是形成较大溶洞的主要因素,喜山期难以形成大规模洞穴系统,但仍可以在原有洞穴及裂缝基础上进行改造。储层地质模型可以描述成东吴期洞穴系统和喜山期裂缝网络的组合。
   (3)二叠统缝洞气藏气源丰富,中二叠统自身以及下伏志留系生烃能力极强,目前累计产出量远小于资源总量,开发潜力仍然很大。现今气藏的形成经历多次构造运动以及气藏致密基质的分割和裂缝发育的局限等多种因素影响,缝洞系统内普遍气水共存,并且气水关系十分复杂,同一构造或同一缝洞系统内一般没有同一的气水界面,同一构造内高部位产水、低部位产气的现象十分普遍。通过有效的排水可以逐步提高气藏采收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