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陆相致密砂岩储层参数研究及表征——以四川潼南地区须二段储层为例
【6h】

陆相致密砂岩储层参数研究及表征——以四川潼南地区须二段储层为例

代理获取

摘要

四川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须二段为典型的陆相碎屑岩沉积,受沉积成岩作用的影响,储层表现为致密低孔、低渗,含水饱和度高;构造十分平缓,裂缝不发育,导致气水分异差,没有统一的气水界面的特点;长期以来,对于类似低孔、渗致密储层参数的研究和评价一直沿用了常规储层的研究手段和方法,这是导致该区从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的油气勘探成功率不高的重要因素。作者在全面参与了川中须家河组不同层段的储层参数研究和评价的基础上,选择具有典型陆相致密低孔渗砂岩储层特征的潼南地区须二段作为研究对象,深化对川中上三叠统陆相致密砂岩储层的认识,总结出适应致密砂岩储层的评价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为类似储层的研究提供借鉴。
   本文在总结前人剖面和岩心观察、镜下资料以及沉积相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以大量的实验室岩心常规和特殊分析资料,研究并总结出陆相致密砂岩储层参数特征及变化规律、有效储层物性下限的研究和确定方法、储层参数的分布规律,指出了潼南地区须二段有利沉积相带和勘探区块。
   潼南地区须家河组为一套内陆河湖交替的陆源碎屑沉积,须二段主要为三角洲前缘沉积体系,水下分流河道砂和河口坝微相是最利于储层发育的沉积微相;须二段为低孔和超低孔、渗致密储层;储集空间主要为残余粒间孔、次生溶蚀孔及杂基、粘土矿物晶间微孔;根据储层岩性、物性、孔隙结构、薄片以及产能资料将须二段划分为易产储层(Ⅰ、Ⅱ类)、措施后可获得工业产能的第Ⅲ类储层和第Ⅳ类非储层。
   采用气藏岩心在全模拟条件下首次测定了潼南地区须二段致密砂岩气藏气水两相系统在极限生产压差下的气相渗透率、根据气相渗透率和气水两相对渗透率曲线确定该气藏产工业气的水饱和度上限为55%。
   应用气水毛管压力、相渗透率、水膜厚度与压汞资料相结合的方法,综合研究了潼南须二段气藏水饱和度随物性的变化规律和相应的数学模型;根据产工业气的水饱和度上限确定须二段孔隙度下限为6%,渗透率下限为0.100md;产能模拟实验表明,须二段孔隙度大于6%、渗透率大于0.07md的储层厚度15米,生产压差为5MPa时,单井可达到或超过产工业产气标准,测试证实其下限值是合理的;储层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岩屑砂岩为主,储层基质具有低孔、低渗、高含水饱和度的特征。在测井曲线校正、岩性识别的基础上,建立了测井储层解释模型并对测井资料进行了储层测井解释。按储层物性下限划分出储层和有效储层,对有效储层分布进行了研究。储层评价预测结果表明:须二段储层发育,纵、横向上变化较大,研究区主要为Ⅱ-Ⅲ类储层。有效储层主要发育在须二1 中上部和须二2 中下部;最有利的沉积相带是研究区南部-西南部的水下分流河道主河道区。
   潼南须二段为致密低孔、低渗岩性气藏;构造平缓,局部构造隆起幅度低,气水分异很差,气藏普遍含水。钻试数据表明,构造相对高部位则更有利于油气的富集成藏;研究认为高储集系数区与裂缝相对发育叠合区的潼5井-潼南113井-潼南109井区、潼3-潼南110井区为油气富集有利区,也是须二段有利勘探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