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理肝和脾法针药合用治疗难治性突发性耳聋62例焦虑抑郁情绪的临床观察
【6h】

基于理肝和脾法针药合用治疗难治性突发性耳聋62例焦虑抑郁情绪的临床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词

目录

引言

1 研究方案及内容

1.1 诊断标准

1.2 纳入、排除、剔除脱落标准

1.3研究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

2 研究结果

2.1一般资料

2.2 焦虑抑郁情绪状态的频率分析

2.3 不同因素间焦虑抑郁情绪的比较

2.4三组治疗前后及组间SDS、SAS评分的比较

3 讨论

3.1 中医学认识焦虑抑郁

3.2中医学认识焦虑抑郁与暴聋

3.3 西医学认识焦虑抑郁及难治性突发性耳聋

3.4焦虑抑郁与难治性突发性耳聋患者病情互为因果

3.5 基于理肝和脾法针药合用治疗难治性突发性耳聋

3.6基于理肝和脾法针药合用治疗难治性突发性耳聋患者焦虑抑郁的临床观察分析

4 结果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1.中医学对于难治性突发性耳聋的认识

2.西医学对难治性突发性耳聋的研究

3 总结

参考文献

附件

病例报告表填写说明

知情同意书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基于理肝和脾法针药合用治疗难治性突发性耳聋62例前后焦虑抑郁情绪的情况,分析单耳与双耳患病、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病程、不同听力损失程度、不同听力损失类型、不同耳鸣程度的难治性突聋患者间焦虑抑郁情绪的差别,探讨理肝和脾法指导下针药合用对难治性突聋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作用,分析启聋汤加减和理肝和脾针刺对于焦虑抑郁情绪改善可能的贡献度。
  方法:本课题为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病例来自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的难治性突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针药组、针刺组、中药组进行治疗,总计4周,采用临床试验观察表(CRF)的方式记录病人的信息及病情,包括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病例收集完成后运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分析不同因素间难治性突聋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区别、以及三组患者SDS、SAS评分改变的情况。
  结果:本次调查研究共收集62例难治性突聋,脱落2例,完成60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37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年龄60岁,单耳发病37例,双耳发病23例,病程最短2周,最长3年,平均病程25.78±36.15周,83耳平均纯音听阈51.81±23.10dB,伴有抑郁情绪者6例,伴有焦虑情绪者12例,同时伴有焦虑和抑郁情绪者4例,不伴焦虑抑郁情绪者46例。不同耳鸣程度、性别之间SDS、SAS评分方差分析P值<0.05,不同年龄段之间SAS评分方差分析P值<0.05,针药组、针刺组治疗后SDS、SAS评分有所下降,两组各自治疗前后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P<0.05,但针药组与针刺组在同一访视周期的SDS、SAS评分方差分析P>0.05,针药组与中药组在治疗4周后SDS评分方差分析P值<0.05,而SAS评分的P值>0.05。
  结论:难治性突聋患者焦虑抑郁存在率相对较低,但存在焦虑情绪的可能性或许较抑郁情绪更高;难治性突聋患者不同耳鸣程度、性别间的SDS、SAS评分有差异,但单双耳患病、不同病程、不同耳聋程度、不同听力下降类型间SDS、SAS评分没有统计学差异,不同年龄段SA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基于理肝和脾法下针药合用、针刺治疗后,患者的SDS、SAS评分有一定下降,但组间SDS、SAS评分尚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针药合用可能较仅用中药治疗SDS评分下降更明显,但在SAS评分的上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基于理肝和脾法针刺、启聋汤加减对SDS、SAS评分下降贡献度尚需进一步探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