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数据挖掘结合气化理论认识功能性胃肠病(成人)的症状特点
【6h】

基于数据挖掘结合气化理论认识功能性胃肠病(成人)的症状特点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1病例资料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病例选择

1.3 研究方法

1.4技术路线图

2结果分析

2.1频数频率结果及分析

2.2症状关联分析

3讨论与分析

3.1中医气化理论

3.2气化理论对功能性胃肠病的认识

4结论

5问题展望

致谢

附录

附录一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二“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Ⅲ诊断标准(成人)”

附录三基于数据挖掘结合气化理论认识功能性胃肠病(成人)的症状特点病例资料收集表

附录四在校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声明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
  通过对功能性胃肠病(成人)病例症状的数据挖掘,从数据的角度探究功能性胃肠病的症状特点,并用中医气化理论探究症状产生的机理。
  研究方法:
  根据功能性胃肠病的罗马Ⅲ诊断标准,设计出《功能性胃肠病调查表》,用于病例资料的收集。通过问卷的方法收集自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就诊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老年科导师门诊的功能性胃肠病病例共259例。记录病例的症状特点,对症状进行标准化,然后录入Excel,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分析。首先通过SPSS19.0软件,对功能性胃肠病患者症状进行频数频率分析,找出功能性胃肠病患者常见症状特点。然后用SPSS Clementine12.0软件,采用Apriori算法对症状进行关联分析,设置最小支持度为10%,最小置信度为60%,找出症状之间的关联规则。通过以上分析,总结出功能性胃肠病患者的症状特点。然后,通过对传统中医气化理论的研究,总结气化理论,并结合导师的经验,用中医气化理论探究症状产生的机理。
  研究结果:
  1.频数频率结果:通过频数及频率分析得出功能性胃肠病病例常见症状如下:口干(52.90%)、惧冷食(45.20%)、口腔唇颊粘膜溃烂(34.70%)、口苦(34.70%)、食欲下降(25.50%)、口臭(13.10%)、牙龈肿痛(10%)、口舌灼热(5.80%)、咯痰或咽部痰阻感(20.5%)、咽异物感(3.9%)、吞咽梗阻感(3.5%)、胸胁胀满疼痛(2.70%)、胸骨后烧灼感(1.5%)、胸骨后疼痛(0.80%)、胸骨后胀满(0.40%)、颈背胀痛(0.40%)、嗳气(45.20%)、上腹胀者(40.90%)、上腹痛(32.00%)、早饱者(19.30%)、上腹烧灼感(17.00%)、恶心呕吐(9.30%)、腹胀(17.80%)、肠鸣(13.10%)、腹痛(12.70%)、泄泻(54.40%)、不耐饥饿(40.20%)、便秘(28.60%)、排便感异常(23.90%)、矢气频繁(12.00%)、肛门下坠感(4.60%)、肛门潮湿瘙痒(4.20%)、肛周疼痛(0.40%)、肛异物感(0.40%)、失眠(63.70%)、情绪异常(60.60%)、易外感(8.10%)、记忆力差(3.90%)、语声低微(0.80%)、怕冷(80.70%)、疲倦乏力(66.00%)、异常出汗(46.70%)、异常发热(25.90%)、怕热(8.50%)。通过对功能性胃肠病的症状进行归类分析,发现功能性胃肠病病例的症状,主要包括消化道症状(脾胃症状)、与脾胃有关联的非消化道症状以及与肝、心、肾、肺四个系统有关联的症状。
  2.关联规则分析结果: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发现符合设置条件的症状与症状之间的关联46条。如:异常发热==>异常出汗,支持度为25.869%,置信度为95.522%,提示异常发热与异常出汗同时出现的例数占总病例数的比例为25.869%,而当患者出现异常发热症状时,95.522%的可能同时出现异常出汗症状。
  研究结论:
  通过频数频率挖掘,得出功能性胃肠病(成人)病例的症状特点在于,除具有消化道症状(脾胃症状)外,还伴随与脾胃有关联的非消化道症状以及与肝、心、肾、肺四个系统有关联的症状。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发现功能性胃肠病的症状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应用气化理论解读功能性胃肠病的症状特点,为功能性胃肠病的症状解读提供了一个理论角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