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子午流注针法配合定时耳穴压丸干预亚健康入睡延迟的疗效观察
【6h】

子午流注针法配合定时耳穴压丸干预亚健康入睡延迟的疗效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目录

引言

1. 研究对象

1.1 受试者的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纳入标准

1.4排除标准

1.5脱落或剔除标准

1.6试验中止标准

2. 研究方法

2.1样本量

2.2分组方法

2.3 对照方法

2.4盲法设计

2.5工作流程图

2.6干预方案

2.7 临床观察指标

2.8 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2.9 依从性评价

2.10 统计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病例完成情况

3.2 基线分析

3.3 疗效指标分析

3.4 综合疗效分析

3.5 安全性分析

3.6 依从性分析

3.7 脱落病例分析与处理

4. 讨论

4.1 睡眠与生物节律的关系

4.2 亚健康态入睡延迟的病因病机

4.3 子午流注理论指导治病的机制

4.4 耳穴治病的机制探讨

4.5 耳穴选穴原则

4.6 耳穴操作的标准化探索

4.7 提高耳穴疗效需要考虑的因素

4.8 耳穴定时刺激的创新思路

4.9 选题依据

4.10 评价方法的选择

结论

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表

附件一:综述:子午流注学说与耳穴压丸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

附件二 北辰心理测量软件系统Ⅳ

附件三 中医特色睡眠卫生宣教

附件四 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PSQI)

附件五 焦虑自评量表(SAS)

附件六 焦虑自评量表(SAS)

附件七 亚健康入睡延迟中医症状、证候评分表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
  探讨子午流注针法配合定时耳穴压丸干预亚健康入睡延迟的疗效及作用优势,为临床运用提供参考。
  方法:
  本试验将筛选的66例亚健康态入睡延迟受试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1(B组)、对照组2(C组),并根据个体情况制定相应的睡眠保健指导。A组以子午流注针刺配合定时耳穴刺激,B组以子午流注针刺配合常规耳穴刺激,C组选用艾司唑仑进行干预。10天为一个疗程,干预时间为两个疗程,干预结束后对患者的PSQI积分、中医症候积分、SAS、SDS评分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子午流注针刺配合定时耳穴压丸干预亚健康态入睡延迟的疗效及作用优势。
  结果:
  1、自身对照:干预结束后,A组的PSQI、SAS、SDS和中医症候积分四个指标前后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B、C组的PSQI和中医症候积分干预前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组间对照:
  (1)PSQI:干预结束后,A组和C组的PSQI积分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
  (2)中医症状证候量表:疗程结束后,A组与C组,B组与C组的中医症候积分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A组与B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SDS、SAS:干预结束后,A组与B组,A组与C组之间的SDS、SAS量表积分的两两比较都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B组与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总有效率如下:A组为95.2%,B组为90.9%,C组为61.9%,组间对照有差异性(P<0.05)。安全性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1、子午流注针法配合定时耳穴刺激组比其配合常规耳穴刺激组及药物组能更好地干预亚健康态入睡延迟;但该干预措施与配合常规耳穴刺激组在单纯改善睡眠质量方面比较,并没有明显优势。
  2、通过子午流注针法配合定时耳穴刺激,受试者的抑郁、焦虑等心理状态比子午流注针刺配合常规耳穴刺激组得到了更明显的改善,具有更好的作用优势,值得进行更深层次的临床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