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GIS的黄土高原延河流域土壤侵蚀时空动态评价
【6h】

基于GIS的黄土高原延河流域土壤侵蚀时空动态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书说明

致 谢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第三章 基于高分辨率DEM的坡度坡长因子值提取

第四章 延河流域土壤侵蚀各因子值的获取

第五章 延河流域土壤侵蚀评价与情景模拟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区域土壤侵蚀评价是在坡面、流域土壤侵蚀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的较大尺度的土壤侵蚀评价。该研究对于满足国家水土保持宏观决策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对促进土壤侵蚀和水土保持定量化以及现代地表过程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本研究以土壤侵蚀学、地貌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等学科理论为基础,采用遥感、GIS 及地统计学等空间分析技术,对黄土高原延河流域退耕还林前后的土壤侵蚀进行了分析评价,初步得出以下研究结论: 1)在ArcGIS 软件平台下,通过比较分析和验证,选用了适合提取黄土高原坡度坡长因子的算法,提取出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的地形因子值。在用RUSLE 模型评价延河流域的土壤侵蚀时,对于黄土高原复杂的地形,直接用模型中的坡度坡长公式提取地形因子,其准确性难以保证;为了建立适合黄土高原的坡度坡长因子的提取,本研究结合前人已有的研究结果,提出适合黄土高原的坡度坡长因子值的提取公式,并用同等条件下的实测值对公式提取的坡度坡长因子值进行验证,得出很好的一致性。 2)通过对延河流域土壤侵蚀时空分布变化的分析,得出影响延河流域土壤侵蚀的主要因子是植被覆盖管理(C)因子。对修正土壤流失方程中的各个因子进行空间分析,得出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布与土地利用分布一致。在延河流域南部的高覆盖度森林区,尽管那里地形复杂,降雨侵蚀力高,但是这里的土壤侵蚀模数小;坡耕地地区植被覆盖度低,土壤侵蚀模数较大。 3)退耕还林对减少延河流域的土壤侵蚀意义重大,继续退耕还林(草)是减少延河流域土壤侵蚀的重要途径。退耕还林(草),主要是通过改变土地利用类型来改变植被覆盖条件的,在无干扰的土地上,降雨条件与植被覆盖有一定的相关性,所以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是影响植被覆盖的重要因素。从1997 年到2000 年总共有30.8%的坡耕地退耕,结果,2000 年的土壤侵蚀模数比1997 年减少了30.8%。所以对黄土高原的退耕还林(草)政策必须长期贯彻。

著录项

  • 作者

    汪邦稳;

  •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授予单位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学科 土壤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杨勤科;
  • 年度 200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土壤地理、土壤调查;
  • 关键词

    区域土壤侵蚀; ArcGIS; 土壤侵蚀因子; 土壤侵蚀定量评价; 延河流域;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