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兴技术商业化过程中“峡谷”特征及成因——基于数码相机与平板电脑的案例研究
【6h】

新兴技术商业化过程中“峡谷”特征及成因——基于数码相机与平板电脑的案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论文创新点

1.5论文框架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新兴技术的相关概念

2.2新兴技术商业化的理论

2.3技术创新扩散

2.4技术采用生命周期理论及“峡谷”的概念

2.5创新生态理论

第三章 研究框架构建与研究设计

3.1新兴技术采用生命周期的界定及两类采用者特征探讨

3.2新兴技术“峡谷”概念及位置确定

3.3 研究构念及研究变量的提出

3.4研究框架的构建

3.5 研究设计

3.6本章小结

第四章 案例研究1——数码相机技术“峡谷”特征研究

4.1案例背景介绍

4.2数码相机技术采用生命周期的界定

4.3数码相机技术“峡谷”的特征分析

4.4本章小结

第五章 案例研究2——平板电脑技术“峡谷”特征研究

5.1案例背景介绍

5.2平板电脑技术采用生命周期的界定

5.3平板电脑技术“峡谷”特征分析

5.4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兴技术“峡谷”成因分析与启示

6.1 新兴技术“峡谷”成因分析

6.2给企业带来的启示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研究生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展开▼

摘要

新兴技术以颠覆性的方式打开了一个个全新的市场,所产生的经济和社会影响力巨大。例如互联网技术、数码相机技术、平板电脑技术等一批新兴技术的出现重新定义了业务范围和竞争规则,对传统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创造了众多的新兴行业,带来的商业价值难以估量。新兴技术不同于成熟技术,它是正在兴起、涌现和发展中的高技术,具有“创造性毁灭”的巨大经济力量的同时,也为后来者实现技术和经济赶超提供了机遇。这也使得新兴技术得到了政府部门、学术界和企业界的高度关注。在看到一些新兴技术的成功所带来的积极改变的同时,我们也看到新兴技术的商业化进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往往会经历一段时间的“市场沉默期”,这一过程短则几个月,长则数十年,甚至一些技术由于始终无法进入主流大众市场而黯然消退。对于这一现象的研究,技术采用生命周期领域的学者提出了“峡谷”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更好的去理解新技术在商业化过程中遇到的挫折。但是仍有很多问题无法得到解答,比如为什么微软公司在2000年就提出要商业化平板电脑并为之付诸了实践,而事实却是在2010年每秒卖出一台的苹果公司的ipad产品系列引爆了大众消费市场?对于参与到新兴技术商业化进程中的企业该如何识别“峡谷”?可不可以预测?对于处于“峡谷”阶段的企业,又该朝着哪些方向去努力从而渡过“峡谷”?哪些资源与条件能被企业发现与创造?这些问题对于企业而言是至关重要的,而这也恰恰是现有的研究中的薄弱之处。所以,本文通过对新兴技术商业化过程中的“峡谷”现象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期能够为新兴技术管理研究和企业实践做出有益的探索。
  首先,在回顾和总结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新兴技术采用生命周期进行了界定。明确了新兴技术“峡谷”的概念,并指出了“峡谷”在新兴技术采用生命周期中出现的阶段。
  其次,本文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以数码相机和平板电脑为典型案例来揭示新兴技术商业化进程中“峡谷”的特征和成因。前人对“峡谷”特征的研究贡献在于对早期采用者和实用主义者这两类购买者心理和行为差异的揭示,而本文则提出了满足这两类采用者做出购买决策时的具体的8个变量,及其不同的状态。研究表明市场构成方式、竞争形态、核心技术成熟度、补充性技术、支撑性技术、产品成熟度、产品形式和产品价格这8个变量在新兴技术“峡谷”两端的早期采用者阶段和实用主义者阶段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这些差异构成了“峡谷”的特征。而早期采用者和实用主义者有着完全不同的心理和行为(采用者异质性),这决定了他们作为两种类型不同的采用者群体,会在新兴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不同的阶段采取购买行为。这就造成了在早期采用者采取了购买行为后,由于8个变量所达到的条件并不足以让实用主义者采用,此时“峡谷”就出现了。
  最后,本文站在企业的角度,根据案例研究的结论,针对参与到新兴技术商业化过程中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出了启发性思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