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利用木腐菌处理松材线虫病病死树伐桩的研究
【6h】

利用木腐菌处理松材线虫病病死树伐桩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1.文献综述

1.1松材线虫

1.2松材线虫病发生及危害现况

1.3松材线虫病的传播媒介

1.4松材线虫的寄主

1.5松材线虫病防治的研究现状

1.6松材线虫病病死树伐桩的处理现状

1.7木腐菌处理松材线虫病病死树伐桩的依据

2.材料与方法

2.1技术路线

2.2本试验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

2.3木腐菌对松材线虫繁殖的影响

2.3.1松材线虫的来源

2.3.2木腐菌菌株的来源

2.3.3木腐菌对松材线虫数量影响的测定

2.4木腐菌对马尾松木块的分解作用

2.4.1木腐菌菌株的来源

2.4.2平板培养基上不同木腐菌菌落培养

2.4.3木腐菌分解能力测定

2.5木腐菌对松材线虫病病死树伐桩作用的研究

2.5.1试验地概况

2.5.2松材线虫的来源

2.5.3菌株的来源

2.5.4接种材料的准备

2.5.5伐桩的准备

2.5.6在伐桩上接种松材线虫和木腐菌

2.5.7伐桩内松材线虫数量的测定

2.5.8木腐菌分解能力的测定

2.6硫磺菌液体培养基及PH条件的研究

2.6.1菌株的来源

2.6.2培养基

2.6.3培养方法

2.6.4测定方法

2.6.5最适培养基配方的筛选

2.6.6初始pH值对菌丝体生物量的影响

2.6.7 VB1对菌丝体生物量的影响

3.结果与分析

3.1木腐菌对松材线虫繁殖的影响

3.1.1培养8D对松材线虫繁殖的影响

3.1.2培养13D对松材线虫繁殖的影响

3.2木腐菌对马尾松木块的分解情况

3.3木腐菌对松材线虫病病死树伐桩的作用情况

3.3.1伐桩样品重量

3.3.2伐桩样品中松材线虫的数量

3.3.3伐桩中松材线虫数量和伐桩样品重量的相关分析

3.4硫磺菌液体培养最佳培养基配方及PH条件

3.4.1不同C,N源组合对硫磺菌菌丝生物量的影响

3.4.2培养基成分正交试验结果

3.4.3 pH值对菌丝体生物量的影响

3.4.4 V(B1)对菌丝体生物量的影响

4.结论与讨论

4.1供试菌株对松材线虫繁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4.2木腐菌对马尾松木块分解能力大小与菌株种类和菌株来源有关

4.3木腐菌对松材线虫病病死树伐桩的处理效果与菌株定殖力有关

4.4硫磺菌菌株6600液体培养条件

4.5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展开▼

摘要

松材线虫病是世界性危险的森林病害。松材线虫病病死树伐桩是松材线虫病重要侵染源之一,采取有效措施处理伐桩将有利于提高该病的防治效果。因此,在所有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措施中,松材线虫病病死树伐桩的处理是尤为重要的一项。但现有防治方法受制于松材线虫病疫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使病死树伐桩的处理难以有效实施。若使用具有药用或食用价值的木腐菌接种处理病死树伐桩,不仅能够分解伐桩,而且还能够将伐桩作为药、食用真菌的栽培材料,给松材线虫病疫区带来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这样一来会使疫区的群众更加积极地参加病死树伐桩的处理,进而提高该病的防治效果。本论文系统地研究了木腐菌对松材线虫繁殖的影响、对马尾松木块的分解作用、对松材线虫病病死树伐桩的作用情况,本次试验最后对处理伐桩效果最好的硫磺菌菌株6600的液体培养基配方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为今后在实际生产上利用该菌处理松材线虫病病死树伐桩提供理论依据。具体结果如下: 1、在13种木腐菌的22个菌株菌落上测定了对松材线虫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除裂褶菌以外,其它菌株都能抑制松材线虫的繁殖,其中在松生拟层孔菌W10、W11,硫磺菌5452、6600,粗皮侧耳6221,虎掌菌6320,茯苓6284,灵芝6501菌株菌落上完全不能存活。 2、测定了23个木腐菌菌株对马尾松木块的分解能力。结果表明,松生拟层孔菌菌株w10、W11、硫磺菌菌株6600、杂色云芝菌株6923、茯苓菌株6284对马尾松木块具有较强的分解能力。 3、本试验利用硫磺菌菌株6600、杂色云芝菌株6923、松生拟层孔菌菌株W11、茯苓菌株6284和粗皮侧耳菌株6221接种处理松材线虫病病死树伐桩,研究这5个菌株对伐桩的分解能力以及对伐桩内松材线虫的作用情况。结果表明:硫磺菌菌株6600对伐桩的分解能力以及对伐桩内松材线虫的抑杀作用都最强;对伐桩内松材线虫数量与伐桩样品重量的相关分析表明两者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该研究为今后在实际生产中利用木腐菌处理伐桩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4、以硫磺菌菌丝体的生物量为测量指标,对硫磺菌菌株6600液体培养基配方以及初始pH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硫磺菌菌株6600液体培养最佳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3%,蛋白胨1.5%,MgSO4·7H2O0.05%,KH2PO40.2%,液体培养基最适初始pH值为5.0,液体培养基最适初始pH值为5.0,液体培养基中添加微量的VB1不利于菌丝的生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