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四川小麦新品种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及1B/1R易位系遗传变异研究
【6h】

四川小麦新品种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及1B/1R易位系遗传变异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1、文献综述

1.1高分子谷蛋白亚基

1.1.1高分子谷蛋白亚基的遗传变异

1.1.2小麦高分子谷蛋白亚基对品质的贡献

1.1.3高分子谷蛋白亚基的分离分析方法

1.2黑麦外源染色质的运用

1.2.1新物种的人工合成

1.2.2黑麦外源染色质在小麦育种中的运用

1.2.3小麦背景中黑麦外源遗传物质的检测

2、 四川新育成品种的高分子谷蛋白亚基(HMW-GS)分析

2.1材料与方法

2.1.1材料

2.1.2 HMW-GS组分的常规电泳分析方法

2.1.3蛋白亚基命名及评分

2.2结果与分析

2.2.1 四川省2001-2005育成品种的HMW-GS的组成

2.2.2 Glu-1位点HMW-GS组合类型及品质评分

2.3.讨论

3、 四川小麦新品种1B/1R易位系的遗传变异分析

3.1材料与方法

3.1.1材料

3.1.2多重PCR引物

3.1.3 5对定位于黑麦1RS上的引物

3.1.4 DNA的提取、PCR扩增、电泳

3.2结果与分析

3.2.1 1B/1R易位系在四川小麦新品种中的分布

3.2.2 四川小麦新品种中的1B/1R易位系存在差异

3.3讨论

3.3.1 1B/1R易位系存在多样性

3.3.2 1B/1R易位系在小麦育种中的地位

3.3.3 1B/1R易位系在育种中的利用价值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四川小麦常年种植面积仍保持在2000-2200万亩左右,常年总产量达550-600万吨。然而,四川小麦一直面临“品质差”、“产量低”和“抗性差”三大难题,大大阻碍了我省小麦生产和产业化发展。因此,改善小麦品质是四川和我国南方麦区最为紧迫的问题之一。而高分子谷蛋白亚基(HMW-GS)对小麦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1B/1R易位系对高产和品质有着双重的影响,故本研究利用SDS-PAGE电泳、和PCR技术,对四川省“十五”期间育成的44个小麦新品种进行HMW-GS组成分析,以及对36个小麦新品种进行1B/1R易位系鉴定和1B/1R易位系的变异分析,旨在为四川小麦品质育种提供信息。主要结果如下: 1.高分子谷蛋白亚基有10种。在Glu-A1位点有2种等位变异,分别是Null和1,分别占50%;在Glu-B1位点有5种等位变异:7+8、7+9、6+8、17+18和20,出现频率分别是27%、36%、7%、5%和25%;在Glu-D1位点有3种等位变异,分别是2+12、5+10和5+12,出现频率分别是50%、48%和2%。 2.高分子谷蛋白亚基的组合类型共有16种。最常见的高分子谷蛋白亚基组合类型是N,7+9,2+12和1,20,2+12,出现频率分别是15.9%和13.6%。得分为8分和6分的组合类型最多,出现频率分别为20.5%和25%,除了川麦35(N,20,5+12)的HMW-GS评分不明确之外,43个小麦品种的高分子谷蛋白亚基品质评分平均为6.9分。 3.在四川小麦品种中发现了一个少有的高分子谷蛋白亚基的组合类型N,20,5+12。 4.在供试的36个四川新育成品种中和1个品系中,1B/1R易位系小麦品种(系)有17个,占供试材料的47.2%。 5.用5对定位于1RS上的PCR引物对12个供试四川品种(系)的1B/1R易位系进行扩增后表明,四川品种(系)的1B/1R易位系是不完全相同的;其中3对1RS上的PCR引物对引进的11个品种(山前麦、洛夫林、高加索、矮孟牛等)的1B/1R易位系进行扩增后表明,引进品种的1Rs是不完全相同的;包括来源于同一亲本黑麦(Petkus(2x))的山前麦、洛夫林、高加索、矮孟牛1Rs也是不一样的。 6.5对定位于1RS上的PCR引物能将23个供试品种(系)划分为七类,结果表明,育成品种中的1B/1R易位系是不完全相同的,其1Rs存在多样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