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旅游发展空间格局研究——以四川省为例
【6h】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旅游发展空间格局研究——以四川省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OLE_LINK5

OLE_LINK13

OLE_LINK17

展开▼

摘要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区域间的旅游竞争越来越激烈,各个区域了解自身旅游发展现状的同时也应当清楚自身在区域内的地位与作用,以及与周边区域旅游的关系。区域旅游发展空间格局的研究有利于清楚地了解旅游单元的旅游发展状况,是其今后旅游规划和区域间旅游发展建设的重要依据。本文拟从旅游生态位视角,结合四川省各市州旅游发展现状,探寻四川省各市州的旅游发展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构建分析四川省旅游发展空间格局,为四川省区域旅游规划与旅游区间合作提供借鉴意义。 本文主要分为七章进行阐述。第一章和第二章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目的与内容,对国内外空间格局研究以及生态位的应用进行了综述,理解了本文研究中涉及到的旅游生态位概念,确定本文研究的理论支撑。第三章和第四章明确了本论文的研究区域、研究方法,对研究区域概况和研究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并且构建了旅游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第五章和第六章测算了四川省旅游生态位,分析其结果呈现的时空变化,并构建了四川省旅游发展的空间格局,提出相应发展策略。 经过研究分析,本文得出如下结论: (1)某地旅游发展的好坏不仅仅是由其旅游资源、旅游收入或旅游人数来衡量。由于受到旅游资源、旅游市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区域环境对地区旅游的综合影响,四川省各市州旅游生态位差异较大,整体趋势为东西向呈现倒“U”字型,而南北向呈现北高南低北端略凸的趋势。 (2)本文通过测算分析后,依据四川省各市州旅游生态位值划分了四个等级区,并据此构建了四川省单核地多等级的旅游发展空间格局:成都旅游生态位处于首位,因此作为核心城市;绵阳、乐山、阿坝等城市旅游生态位值低于成都而作为节点城市;甘孜、雅安旅游生态位值较低而作为网络城市,分散在核心城市与节点城市周围。 (3)虽然因研究区域与研究数据收集难度的不同而与前面相关学者构建的评价指标有所不同,但本文研究中得到的结果基本与其他学者对区域旅游生态位研究结果大致一致,都呈现出在区域旅游研究中,省会城市处于首位,而其余城市旅游生态位低于省会城市,并以不同等级在省会城市四周分散的结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