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经济财政>“产业集群、区域创新与区域治理”学术研讨会
“产业集群、区域创新与区域治理”学术研讨会

“产业集群、区域创新与区域治理”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0
  • 召开地:上海
  • 出版时间: 2010-07-19

主办单位:中国地理学会;华东师范大学

会议文集:“产业集群、区域创新与区域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政府部门以政策或法律手段对区域经济发展过程进行管制和协调是促进区域经济实现效率和公平并举的重要手段.针对我国目前主要以政府文件形式的区域政策法律效力不强、容易导致相关利益部门寻租行为等缺陷,在国家宏观指导下,制定条文清晰、行为界定明确、奖惩措施明确的区域经济开发法律对于区域管理的有序高效具有重要作用.鉴于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区域管治经验基本成熟,并形成了一整套保障和推动区域和谐发展的法规政策,对我国区域管治建设具有重要借鉴价值.本文通过对这些国家已有和现存区域法律的法律体系构成、法律体系差异、经验借鉴等方面进行解析,以期从促进我国的区域管治法制化、规范化的角度为完善和促进我国区域法律的建立提供启示和借鉴.
  • 摘要:由于传统城镇化的弊端日益显现,以促进城乡一体化为目标、致力于资源节约型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成为非常明朗的发展趋势.河南省新型城镇化以郑汴都市区为增长极,以中原城市群为依托,着力构建由国家区域中心城市、省级区域中心城市、县(市)域中心城市、特色城镇和农村新社区构成的新型城镇体系,坚持紧凑型城市布局方针,努力走出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城乡统筹、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个性鲜明的城镇化道路,建设全国农业大省新型城镇化示范基地.到2020年,全省城镇化率达50%以上,郑汴都市区人口集聚规模800-1000万,中原城市群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在中西部地区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更加配套完善,建设城市立体交通系统,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城乡一体化程度明显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逐步缩小,城乡社会和谐局面初步形成,环境面貌明显改善.
  • 摘要:动漫产业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朝阳产业,已经成为了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通过对于中国动漫制度变迁和静安区动漫发展简史的整理分析,厘清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是制度导向的.研究静安区动漫产业空间分异,探讨制度变迁背景下动漫产业空间变迁的规律.
  • 摘要:进入21世纪,低碳经济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热点.本文首先简要分析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四个转向:制度转向、文化转向、关系转向和生态转向,探讨低碳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认为低碳经济是区域可持续发展思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深化,其实质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对国外低碳经济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分析,归纳为不同类型区域碳排放评估预测、不同尺度的能源与碳排放评估模型应用研究、碳补偿机制及其治理研究、低碳经济的政府治理机制、碳税体系研究、碳足迹的界定与评估、低碳城市的发展模式等7个不同方面,在此基础上,对国外低碳经济研究进行了简要评价,认为国外低碳经济研究注重实践研究,研究方法上注重数理模型的应用,但同时存在模型、政策、机制的适应性问题.最后提出对未来低碳经济研究的初步建议:研究设计符合发展中国家国情的区域碳排放评估预测模型,能源与气候变化政策关系模型等数量模型;以多学科、多角度综合集成的视角研究低碳经济对区域发展模式的影响,以及影响的机制及途径.
  • 摘要:本文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我国各省份的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各省份的碳排放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一定的空间正自相关性和空间集群效应,尤其是以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地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和以广东为核心的珠三角地区;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呈现出正相关关系,高碳排放的地区多处于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而低碳排放的地区多处于经济落后的内陆地区;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依赖性较强,在未来的短时间内很难实行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
  • 摘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背景条件下,边界区域经济合作与协调程度关系到长三角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进的稳定性及上海对周边地域的辐射带动效应.运用Barro回归方程结合重力模型,以边界区县域为研究对象,对沪苏浙边界区2000-2009年的边界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沪苏浙边界表现出一体化趋势,但边界效应对县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存在一定的阻碍作用;从动态的角度来看,沪苏浙边界效应既呈持续下降趋势,各省市间又表现出不完全相同的时空演化过程;交通条件的改善促进了沪苏浙区域一体化进程,但对边界效应的影响又表现出一定的显著性,这有别于已有相关成果认为交通条件对沪苏浙区域一体化影响不大的结论;最后,从区域一体化背景、行政区经济、生产方式、产业结构和交通建设等方面分析了沪苏浙县域在经济合作与协调发展中边界效应形成及其演变的原因.
  • 摘要:大学与地方积极发展的互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普遍认为大学是区域创新的来源,但本文认为并非所有大学都是地方积极发展的"助推器".从大学发展的历史过程分析,只有当大学完成了从研究性大学模式向创业型大学模式的转变之后,才真正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本文首先在创业型大学的框架下分析了大学在为地方产业,尤其是新兴产业发展提供知识、积极知识商业化、构建区域创新平台和嵌入全球创新体系桥梁等方面的职能.然后介绍了我国大学的发展历史并对我国大学分布的区域格局分析,并总结大学与地方积极发展的四种关系.并以清华大学为例深入讨论了大学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
  • 摘要: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旅游作为低碳经济的一种形式,代表着世界旅游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低碳经济主要包括三种:宏观层面的低碳决策、微观层面的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本文基于低碳经济的三分法,对低碳旅游的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分析了低碳旅游、生态旅游和可持续旅游的内在联系,并简述了低碳旅游"三位一体"的构建模式,即宏观低碳决策(政府低碳决策行为:低碳环境创设)、微观低碳生产(旅游企业低碳生产行为:低碳管理创新)和微观低碳消费(旅游者低碳消费行为:低碳生活方式转变).
  • 摘要:随着全球气候不断变暖,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迅速成为全球热点,被誉为人类第四次"低碳革命".本文从分析低碳经济的背景和内涵入手,探讨了企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论述了企业在低碳经济时代面临的发展策略选择.
  • 摘要:本文通过对日本住房保障制度的考察,明确了其经验教训以及对我国的启示.(1)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问题应该主要依靠政府来解决;(2)解决的方式可以多样化,例如:直接建造住房然后出租或者出售给用户、买下或者租用民间住房然后出租给用户、提供长期低息贷款并辅以补贴和减税等手段帮助居民持有私房等等;(3)制定和健全相关的法律政策以及住房管理制度:(4)解决中低收入阶层住房难的重点在于增加住宅的数量,但是同时也应尽可能顾及住宅的质量和标准.
  • 摘要:地理邻近对区域创新的影响效应是近些年来国外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但国内尚缺乏地理邻近对区域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地理邻近性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提出了有关地理邻近性和区域创新绩效关系的三个假设;以我国53个国家级高新区为对象;通过建立半对数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和量化分析,验证了地理邻近性对高新区创新绩效产生正的影响效应,这种正的影响效应具有边际报酬递减的特征;现阶段我国高新区尚不存在过度地理邻近对区域创新的抑制效应.
  • 摘要:以两位数产业为对象,利用中原城市群9地市1998~2007年的相关数据,构建增长模型,探讨地方专业化、多样化对产业增长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就中原城市群而言,地方专业化对产业增长的作用为正,而多样化对产业增长的影响为负.通过计算地方专业化产业与非专业化产业的资本/劳动比、技术进步增长率和贡献率,发现地方专业化对于技术进步和产业增长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地方专业化能促进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升级:地方专业化行业的技术进步增长率和技术贡献率高于非地方专业化行业;地方专业化有一定的弱化地区垄断而强化竞争的倾向.
  • 摘要:都市圈的生产力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竞争力.本文基于2002和2007年工业普查数据,采用空间探索性分析和空间计量方法,从地区内空间外部性和跨地区空间外部性两个角度,以京津冀都市圈为例,考察了空间外部性对生产效率的作用.本文发现,跨地区的空间外部性显著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高,现有研究可能高估了地区内空间外部性的作用.2002年以来,在全球化趋势和区域规划政策引导下,京津冀都市圈经济格局重构,空间破碎化,生产效率的空间相关显著降低.
  •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按国内外的经济发展经验来看,经济发展存在门槛效应,从外延型的经济增长向内涵型的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通过创新和文化作为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从而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国家竞争力是具有必然性和必要性的.本文试图分析创新型经济的内涵,并对其进行系统研究,通过从转型产业的角度提出一套评价创新型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的构建主要采用层次分析的方法,构建一个以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所组成的递阶层次结构.目标层是为了解决创新型经济发展水平评估的要求,准则层则是影响城市创新型经济发展的因子包括文化因子、人力因子、科技研发因子、经济水平与结构因子、环境舒适度因子、交通便捷度因子等六个方面,方案层则是通过一些进一步的详细指标(数据来源:09年的江苏统计年鉴及相关数据).通过定性定量的评价等方法综合评价创新型经济水平进展,并以江苏镇江为例进行实证研究,从而来反映指标体系建立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希望能为今后城市经济发展模式选择以及经济发展基础建设提供些参考意见.
  • 摘要:以北京和天津为主体的大都市区,不仅是华北地区的经济核心区,更承担着全国参与世界经济竞争的职能,其中制造业仍是区域竞争能力演变的重要驱动因子,因此,增强京津都市区制造业的发展水平是提升本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本研究旨在对京津地区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变化进行结构解析,明晰该区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变化的结构来源,为打造新型产业分工提供决策参考.本研究表明,自1997-2007年间,北京和天津制造业的总体劳动生产率水平显著高于全国,大约相当于全国的2倍;研究期内京津地区的制造业生产效率均有显著增长,且自2005年以后天津制造业总体劳动生产率高于北京.采用Laspeyres指数分解法对京津两地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变化的结构分解结果表明:纯生产率效应即行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是导致制造业整体劳动生产率变化的主要源泉,由劳动力等要素的流动导致的行业结构调整即"结构红利"效应并不显著.对制造业劳动生产率行业分解结果表明:京津两地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主要源于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技术与规模经济指向型行业.结论主张京津地区制造业要尽快以新型产业分工为基础,根据城市自身优势,实现制造业产品和功能的差异化战略,共同打造全球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
  • 摘要:城市是国家经济产出的重要基地,城市创新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文章通过比较分析创新型城市和城市创新性的不同,总结了二者的内在关系和主要区别,并通过对四川省城市做实证分析,最后得出以下结论:(1)创新型城市是指城市类型,城市创新性是指城市功能.就四川省而言,只有成都属于创新型城市,而所有城市都具有城市创新性.(2)创新型城市不仅关注自身发展,还有对其他城市产生带动作用,例如成都在四川省的作用;城市创新性只强调城市自身创新功能的实现.(3)不同城市应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定发展目标,不能盲目跟风创建创新型城市.
  • 摘要:研发产业能提高我国区域创新效率、完善区域创新系统,其发展本身迎合了我国产业结构不断高端化和服务化发展的要求.论文在理论分析研发产业发展环境基础及构建区域研发产业发展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对研发产业在我国的区域选择及重点省市的研发产业发展环境比较进行了研究,试图为确定我国研发产业发展重点区域,形成差别化研发产业发展政策,整体提高我国研发产业发展水平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 摘要: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和开发开放已形成"三大四小"格局."三大"在改革开放后率先发展,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四小"经济发展程度和"三大"相比有一定差距,有望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发动机.依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8》,采用灰色局势决策方法对沿海"四小"经济区(带)产业发展优势进行分析,确定未来发展方向: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以第三产业为主,海峡西岸经济区、江苏沿海地区以及辽宁沿海经济带以第二产业为主.研究结果和现实基本相符,希冀本研究为沿海"四小"经济区(带)产业发展和生产力布局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 摘要:近年来我国持续巨大的国际贸易顺差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在经济危机引发的全球市场低迷和国际贸易摩擦频繁的背景下,本文从比较优势和专业化的角度,在国家和区域两个层面上来探求我国贸易顺差的结构性因素.并通过对贸易产品结构变化及其地理格局的分析,来考察中国在全球生产分工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及变化,并试图回答:中国在多大程度上走向了贸易产品价值链的高级化,以及这种高级化在地理空间上是如何表现的.研究得出,中国过去由国家主导的外来投资和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使中国在国际生产体系的地位上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较过去走向了产业链高级化的生产活动,主要体现在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相对重要性降低而以电子、计算机、通信设备为代表的机电类产品出口的更快增长.但同时,我国产品贸易模式仍存在不容乐观的特征:由要素禀赋决定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上仍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高度依赖对能源和工业原材料以及一些高技术核心零部件的进口.我国总体贸易产品生产的高级化具有空间不均衡性,高级化程度由东部沿海向内陆及边远地区递减.
  • 摘要:从政府与市场相互作用的视角分析了我国区域分割的成因,认为政府权力扩大且与激励目标相结合构成了区域分割的根本原因,同时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和政企不分为区域分割提供了便利,市场发育不成熟对区域分割有强化作用.建议以政府职能转变为实现区域一体化的切入点,包括区域一体化机构的建设和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通过政企分开,还原企业的自主经营权,依靠市场的力量,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区域一体化.同时构建区域一体的软、硬件系统,降低一体化的实现成本.
  • 摘要:利用DEA模型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2000年和2008年我国24个典型资源型城市效率及其变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城市效率的研究发现,资源型城市综合效率水平一般,只有少数城市达到了综合效率最优;规模效率是决定城市综合效率最优的主要因素,但作用有所下降.从城市效率的分类特征看,东北地区的资源型城市效率始终排在前列;人口规模与城市效率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城市效率变化的研究发现,资源型城市综合效率变化呈弱改善趋势;技术变化指数和生产率变化指数均呈下降趋势,说明2000~2008年城市效率没有改善,而且技术退步和生产率下降趋势明显.从城市效率变化的分类特征看,①四大板块的城市综合效率都有提高,西部地区的提高最明显.②除钢铁型城市外,不同矿种的城市综合效率都有提高.由于技术进步缓慢,不同矿种的资源型城市的生产率均呈下降趋势.③不同规模的城市综合效率都有提高,中小城市的提高更明显.生产率变化均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技术退步.
  •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跨国对外直接投资呈快速增长的态势.近年来,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也在不断增大,民营企业的比重不断增加.温州作为我国民营经济的发祥地,在对外直接投资中也走在全国前列.本文以哈杉鞋业为例,全面揭示了其产品"走出去"→市场"走出去"→品牌"走出去"→资本"走出去"→全球化经营的梯次跨越过程,总结了其理论意义,并提出了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启示和政策建议.
  • 摘要:人口问题历来是关系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也事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人口的发展与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密切相关,人口规模和空间布局直接决定经济的供给模式,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又为优化人口空间布局创造条件.嘉定区位于上海西北部,其以汽车文化为主要品牌,是上海最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也是上海市近期重点推进发展的新城之一.在此背景下,科学规划人口功能分区可以引导人口的有序流动与适度集聚,并促进不同地区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这在新城规划中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嘉定区人口空间发展趋势出发,对嘉定区人口空间布局现状分析,并结合该区10年来人口空间变动趋势、城市规划及其人口规模发展,从行政区单元这一层面提出嘉定区人口发展功能区的分区设想.通过对嘉定区12个镇(街道、工业区)的人口空间变动的分析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从而将人口发展划分为疏散区、稳定区、集聚区和限制区四大功能区,最后依据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现状,并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对于人口空间布局的要求,提出"十二五"期间嘉定区入口功能分区方案及对策建议.
  • 摘要:广场是城市的客厅,是居民的福利设施,是城市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和城市中重要的文化生产空间.文章首先给出了广场的新定义,然后选择大连城区广场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广场进行逐一调查,概括出大连城区广场的分布状况,然后结合人口分布对广场分布进行了评价;详细调查了大连城区典型的5个广场,共发放1048份问卷对广场活动者的进行调查,进而初步确定了每个广场的空间辐射范围的平面形态;同时调查了广场的活动主体,广场活动者的文化需求等.最后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一点建议,以供城市建设部门和城管部门参考.
  • 摘要:区域城市竞合是一种区域内城市在价值创造与收益共享上竞争与合作共存的现象.在全球化与区域化的背景下,本文试图将城市竞争力建设与区域内的城市竞合相联系,探寻其内在的动力机制.首先,本文以产业中的"竞合"概念为基础,将"竞合"的概念应用于城市层面,探讨了城市竞合的概念与内涵,并提出了着眼于区域内城市竞合的研究意义.紧接着,在对城市竞争力理论进行了简略的回顾与梳理后,本文试图将全球化背景下单个城市的城市竞争力建设与区域内城市间竞合相关联,将城市尺度、区域尺度与全球尺度相联接.通过分析,本文探讨了区域城市竞合中城市竞争与城市合作的关系,并提出城市竞争力建设可以看作是连接两者的桥梁,而区域内城市竞合可以看作是参与城市进行自身城市竞争力建设的一种途径.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重要的城市群之一,这一区域的城市之间有着密集的信息网络和物流系统,这为研究区域内城市竞合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本文以长江三角洲的一个案例为基础,对区域内城市竞合进行了初步的实证分析,以尝试对理论分析进行印证和检视.
  • 摘要:创新网络是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前沿主题之一.本文通过考察东菱和德豪润达两家本土家电企业自成立以来技术创新网络的演变过程,发现两家企业的创新网络的演变呈现出较大的差异.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珠三角本土企业创新网络的演变是全球化和地方化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而全球化下的"供应商-客商"关系、企业发展战略、区域内企业之间的互动关系与区域性的制度安排和环境是影响珠三角本土企业创新网络演变的主要因素.
  • 摘要:深圳和北京拥有中国最大的两个手机产业集群,本研究在揭示深圳手机产业集群发展路径的基础上,主要从生产网络和本地嵌入性两个方面对比两个产业集群的异同,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深圳手机产业集群是典型的社会网络模式,本地化嵌入程度高.深圳的手机生产企业与上游芯片商、手机设计公司、配套供应商、运营商和渠道商以及华强北手机市场等形成了完善的本地手机产业链和开放的生产合作网络.深圳本地的手机产业网络具有动态性和开放性,在降低生产和销售成本的同时,同时能够及时的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并且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逐步累积了研发和创新能力.北京诺基亚星网工业园则是一个兼具产业综合体和社会网络模式的集群,而且是一个非本地化集群.在诺基亚主导下,携同其全球主要的供应商和国际物流企业入驻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星网工业园,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网络,规模经济收益显著,并且有效提升了供应链管理效率,极大降低了生产和销售成本.两个集群的竞争优势都是来源于集群内部高效率的合作网络.但是,从长期来看,诺基亚星网工业园由于本地嵌入性不足,生产网络相对封闭,对地方经济的溢出效应较小,而且存在空间上转移的可能性.相反,深圳的集群基于动态开放的网络,高度嵌入于地方经济之中并能够随市场和技术变化自我调整,其发展对于地方经济的长期发展和本地技术能力的升级有着重要的意义.
  • 摘要:全球生产网络的组织模式和空间特征具有复杂性.国际贸易壁垒作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因素,对全球生产网络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本文以中加自行车贸易为例,结合对我国5个地区的23家企业的调研资料,探讨了国际贸易壁垒如何影响了全球生产网络的组织模式和空间特征.研究结果显示,近年来关税、反倾销等壁垒对国际贸易影响显著.在国际贸易壁垒的作用下,全球生产网络的组织模式呈现了由传统的"链式模式"向"网络模式"转变的新特点,第三方机构的介入为国际贸易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保障.全球生产网络各要素间的流动性也随着第三方机构的介入而不断增强,制造商的关注点逐渐由低成本控制向产品质量管理和劳动力管理等新方向转变.全球生产网络的空间组织形态呈现了新的特点.
  • 摘要:产业集群已成为发展与振兴装备制造业的重要方式.在装备制造业集聚过程中,集群内部逐渐形成了以大型装备企业为核心企业群体和以装备配套企业为外围企业群体形成的企业网络组织.文章在对企业网络与产业集聚理论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以上海临港装备制造业集群为例,对地方产业集群内部企业网络组织的构成和地方企业网络效益等内容进行了深入分析.结合对上海装备制造企业的实地调研,本文主要从规模化效应、技术扩散与知识外溢效应、提高区域整体竞争优势和创新等四个方面对产业集群内企业网络的集聚效应分析,认为上海临港装备制造业的集群建设目前处于初级阶段,企业网络组织还未完善,地方企业的集聚效应表现不明显,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应该加强地区根植性企业网络的培育.
  • 摘要:文章利用生态学理论对产业链和生态系统进行要素和行为的对比,借鉴生态学中生态位的概念对产业种群的内涵及变化机制进行分析,并运用Logistic模型建立产业链竞争抑制机制、互惠共生机制、等级势力机制的数学模型.
  • 摘要:城市创新空间体系已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以广东省为例,通过对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影响城市创新空间体系的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不同经济阶段影响城市创新空间体系的因素有异同,其中城市经济实力、城市化水平、外商直接投资等在各个阶段都成为影响广东城市创新空间体系的共性因素;城市人才教育水平则是准工业化和工业化初期阶段下广东省城市创新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进入工业化中级阶段以后,企业科技水平对广东省城市创新能力影响极大.在此基础上,运用聚类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解释了广东城市创新空间体系的空间分异特征,得出广东省的城市创新的空间分异与创新的扩散和地理近邻效应等有密切关系.
  • 摘要:长江三角洲区域产业结构趋同问题由来已久,并为国内外各界共同关注.日前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准公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也将此作为重点,试图进一步从国家战略高度促进"区域内部发展更加协调,形成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的空间格局".然而,现实状况却不容乐观,尚需真正发挥区域规划的调控与协调功能,从区域—产业—企业层面制定切实推进和实施.
  • 摘要:我国政府于2009年11月明确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的CO2排放下降40%-45%,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标志着我国减缓气候变化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然而,由于快速的经济增长对能源原材料的需求以及人口众多等各方面的原因,我国从2007年开始温室气体排放量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温室气体排放第一大国.本文采用国际能源署公布的国别时间系列数据(1990-2007),系统分析了我国碳排放的现状、特点及历史变化;从经济发展、能源消费、经济全球化、社会转型等多方面解析了我国未来碳排放总量将会继续增长的基本态势.与此同时,基于中国政府的战略选择,从水电、核能、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生态城市建设等方面论述了中国未来必然成为世界绿色经济大国的可能性.最后,为了使中国从排放大国走向绿色经济大国,提出了理论上需要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即:(1)速度与不同空间尺度问题,(2)经济转型与反转型;(3)碳排放的责任与国界.
  • 摘要:近年来,中国城市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基于各种"流"的联系正在促使一个新的中国城市网络格局的形成.本文回顾了国内外研究城市之间相互联系的相关文献,借鉴世界城市网络研究方法,试图通过全国主要金融服务业企业布局对中国城市网络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市的网络连接度与城市的重要性有关,相同或相似重要性的情况下地理中心城市具有更高的网络连接度;中国城市网络具有区域特性,基本形成了"三大两小"五个城市区域;中国城市网络具有首位度高的特征,北京具有极高的网络首位度,上海、深圳的网络连接度也明显高于其它城市.
  • 摘要:本文以三峡步步升布鞋文化村生产过程为例,总结出低碳经济时代下文化旅游发展的一种新模式——"村落+氐碳文化旅游".该模式集乡村发展和低碳文化旅游于一体,以低碳环保观念指导产品的开发,以传统布鞋文化带动周边乡村的发展,为旅游者带来"浓文化中的乡村旅游,乡村里的深文化体验"的全新旅游感受.其低碳特色体现在取材低碳化、制作工艺低碳化、生产过程低碳化、旅游体验低碳化、旅游社区低碳化等方面.这种模式不仅利于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还能为当地带来巨大的社会效应.
  • 摘要: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引起全球的广泛关注,各国经济走向生态化发展道路已得到世界范围内的广泛认同,低碳发展作为一种新型的发展理念开始渗透到城市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社区作为城市功能的基本单元,其建设发展与城市生产、生活的发展息息相关.在低碳发展的背景下,社区建设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社区在城市功能中扮演的角色也开始发生新的变化.本文通过对低碳及社区建设相关概念和理论的梳理,结合当前国外生态化社区具体案例的研究,分析总结低碳背景下城市社区建设的新趋势以及新型社区在城市功能中的角色地位.
  • 摘要:作为长株潭城市群的重要一极,株洲市面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发展方式亟需低碳转型的严峻现实.对低碳城市相关概念进行了简要阐述,回顾了国内外低碳城市的发展实践,提出"三位一体"式的株洲低碳城市创建路径以及包括低碳产业、低碳交通、低碳建筑等在内的"七大主体"创建内容,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五化"创建对策,旨在为株洲成功创建低碳城市、制定相关战略与规划提供参考.
  • 摘要:旅游产业集群可以有效提升旅游区域竞争力,蓬勃发展的乡村旅游也可以走新型的产业集群道路.贵阳市作为一个山中有城,城中有山,林中有城,城中有林的避暑之都,其乡村旅游依托自然的、原生态的、多民族的文化遗产而发展起来,已开始呈现出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本文以贵阳市为例,对贵阳市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对此提出了政府主导作用、落实乡村旅游集群理念、创新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特色旅游商品、乡村集群网络化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乡村旅游人才、加强区域旅游品牌建设等提升贵阳市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 摘要:近年来,随着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该区域城市的发展倍受关注.本文采用场强模型测算了海西区20个地级以上城市影响力,划分3个城市群强影响圈层.通过场强与等高线的叠加分析,发现900米以上的高大山脉对城市影响力的削减明显,这也造成了3个强影响圈的割据分布.进一步依据场强取大原则划分腹地范围,从腹地与行政区的空间关系、腹地之间的空间关系两个层面探讨了城市腹地的空间格局.分析认为综合实力最强的厦门、福州、温州、汕头4个城市在周边行政区内拥有较大面积的腹地,但在江西内陆地区均没有涉及;各城市腹地既存在包含、半包含这样的紧密关系,也存在与主体隔离的小集团和孤立区.总体来看,海西城市仍需经历一定时期的发展才能在沿海一内陆纵深的腹地连接上取得进展.
  • 摘要:产业同构化可能造成区域间产业升级优化和彼此合作发展的瓶颈之一.选取闽台为研究对象,从三次产业、制造业和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三个方面着手,应用相似系数指标,分别从静态与动态的角度分析闽台产业同构的现状与变化,并在此基础上,依据分形理论中的R/S分析方法,预测两地产业同构化的未来发展趋势.结果显示,闽台产业同构现象显著,如果在原有条件下继续发展,未来三次产业同构化程度将继续加大,制造业相似性总体上将呈现波动加强态势,第三产业结构同构化程度继续缓慢减小.然而闽台产业同构具有其内在必然性,相似的资源禀赋、日益接近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日益紧密的经济联系对产业同构的形成产生了正面的影响,同时,产业同构也揭示了闽台产业分工已经由垂直分工向水平分工方向发展.因此宏观层面的产业同构未必给闽台未来经济合作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最后论文为福建确定未来经济发展的合理方向和产业结构调整提出建议.
  • 摘要: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互动及协调发展,有助于引导制造业和配套服务业的集群式发展,促进城市功能全面提升.辽宁沿海经济带是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的核心地域,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问题尤为重要.本文阐述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意义,剖析了二者互动的内涵和路径,并从七个方面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提出对策建议.大力发挥辽宁沿海经济带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完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模式;借助辽宁沿海经济带制造业发展契机,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迅猛发展;以统筹发展和结构优化为导向,大力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式发展;以构建辽宁沿海经济带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机制为切点,推进制造业服务化或"二产三产化";促进辽宁沿海经济带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体制改革,推动制造企业生产性服务环节外包,完善市场体系和竞争机制;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在辽宁沿海经济带特色园区建设中,加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基于辽宁沿海经济带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与产业互动的发展趋势,探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及协调发展,为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优化提供科学的依据.
  • 摘要:在后经济危机时期,长江三角洲作为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最为成熟的三大经济区之一,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的压力逐步加大,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形成合理有序的空间布局结构,成为二十一世纪初期本地区应着重关注的议题.本文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研究方法,得出以下结论:1)分工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协同理论是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合理布局的理论依据;2)现代制造业基地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城市群构筑、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竞争力提升是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合理布局的现实依据;3)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合理布局主要体现为层级性、网络性和空间一体化,形成分工合理、专业化经济明显、内生比较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布局结构是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合理布局的目标;4)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合理布局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应在调控引导、功能提升、集群发展、互动发展和重点扶持等方面,采取行之有效的战略选择.
  • 摘要:地区产业竞争力是经济地理学研究区域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地区产业发展时间序列出发看出,我国三大地带间产业竞争力分异显著,东部地区电子通讯及机械等设备制造业竞争力显著,中、西部地区资源密集型产业竞争力较强.产业竞争力演变呈现出东部逐渐优化,中西部地区波动增长的格局.分析指出,市场化、全球化进程加速了地区产业竞争力提升的进程.产业集群的优势促进了产业竞争力的持续提升,并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产业梯度转移的进程,阻碍了后发地区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国家宏观区域发展战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地区专业化进程,成为地区的主导产业及其产业结构演进的动力.
  • 摘要:本文运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对北京2000-2007年期间高新技术产业各行业的产业结构和竞争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既有较好的发展条件又有较强的竞争力,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和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缺乏竞争力和发展潜力,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虽有一定竞争力但增长处于劣势.在未来的发展中,北京需要大力发展电子与信息制造行业,扶持潜力性强的行业,调整产品结构,增强北京高新技术产业的国内外竞争能力.
  • 摘要: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滇中城市经济圈产业结构调整日趋多元化.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演进、产业多元化程度等角度入手,分析滇中城市经济圈四州市产业结构的经济增长效用,并提出不同类型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措施,为协调区域发展和提高增长效率提供借鉴。
  • 摘要:经济的转型与发展离不开区域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与发展不仅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之一.大珠三角地区在逐步完成了快速的经济增长和工业化阶段以后,对经济的发展方式和城市化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空间不仅是制约大珠三角地区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也是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政策手段.本文最后通过对大珠三角地区的研究,以文化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以粤港澳三地的文化创意产业为主要分析对象,对三地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的现状进行剖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文化产业的空间分布进行定性分析,探讨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找出合理的空间结构,为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建议和新的路径选择,同时也为区域经济的转型和发展研究提供新的理论视角.
  • 摘要:进入后危机时代以来,由于国内外市场复杂因素的影响,我国传统制造业发展模式面临严峻挑战,同时也存在结构性矛盾凸现、产业结构不合理、开采资源与环境保护的两难选择等诸多问题.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已成为确保我国制造业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需要.探讨我国制造业提升发展模式的制度安排及相关改革思路,提出有效承接产业转移,发展整合型制造业,构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加快发展创新型经济,是我国制造业科学发展的实践路径.
  • 摘要:通过分析太湖流域各城市省界河流、湖泊的水环境污染变化以及水环境质量与工业企业数量相互作用规律,结果表明:2008年太湖流域各城市工业企业分布密度与其产值密度相对2003年来说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上海均具有绝对优势,但其单位工业产值的废水量却明显低于其他城市,而且其中江苏城市的工业企业分布密度与产值密度总体比浙江具有优势;2003年与2008年,太湖流域各城市单位工业产值的废水量均趋于下降,而其单位面积的废水量变化相对比较复杂,其中上海市与属江苏城市的工业企业分布密度与技术水平要优于浙江,但同时其污染密度要比浙江城市要严重;太湖流域沪浙、苏浙与苏沪边界河流断面水质均以劣于V类水质为主,从生活饮用水方面来看,苏沪边界优于苏浙边界而差于沪浙边界,而从边界区域总体水环境质量角度来看,苏沪边界水质要比沪浙边界、苏浙边界水环境质量要更差些;苏浙边界湖泊断面水质整体较好,但其断面水质比例变化幅度均很大,而沪苏边界湖泊断面水质整体上最差,不仅比苏浙边界湖泊水质要差,而且与太湖流域省界河流水质也有一定差距;2003年与2008年太湖流域各城市工业企业数量与其工业废水量之间均呈现倒"U"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并均存在转折点,而且仅上海达到此转折点.
  • 摘要:产业集群作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一些产业集群的发展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本文以生态位理论为基础,结合产业集群理论以及竞争优势理论,提出产业集群生态位的概念,分析永康五金产业集群的生态位,在参考生态环境因子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基于生态位理论的五金产业集群竞争优势评价模型,提出提升永康五金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发展策略.
  • 摘要:以知识网络为研究视角,以重庆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中2000-2009年发表于生物技术领域的合著论文作者信息统计数据为数据源,运用UCINET和Arcgis软件分析知识网络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其演化,探寻知识扩散的空间规律,分析影响知识流动空间过程的因素.研究结论一方面期待为政府制定国家科技政策等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希望探索知识网络定量化研究的方法.
  • 摘要:产业集群内企业不同互信程度、公共产品建设水平与虚拟组织的建设与否等是优化产业集群创新环境的重要要素,通过元胞自动机对产业集群知识创新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了产业集群内部企业互信程度的提高与公共产品建设水平的提升以及虚拟组织的建设,有利于产业集群内企业的知识创新.
  • 摘要:全球化背景下,创新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近十年来,学术界掀起了对创新活动研究的高潮,经济学家、经济地理学家、管理学家从不同的视角对创新的形成动机、过程、模式及演变进行了相关研究.研究显示,一方面,创新是集体行动的结果,企业间的互动对创新发生具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创新网络要素结构差异对创新功能的实现也有着不同的影响.因此,本文将基于集体学习机制,从网络个体与整体结构差异出发,分析和总结结构差异下不同创新网络模式特点,并以浦东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网络作为实证案例.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