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试论互联网思维下谈话类电视节目的创新——以《疯狂的报复》为例
【6h】

试论互联网思维下谈话类电视节目的创新——以《疯狂的报复》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对“互联网思维”的研究

1.3.2 对谈话类电视节目创新的研究

1.3.3 对互联网思维下电视节目创新的研究

1.4 研究方法

2 互联网冲击下传统谈话类电视节目遭遇的危机

3 互联网思维下的传统谈话类电视节目创新路径

3.1 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内涵

3.2 以传播对象为本的精准化定位

3.3 以传播内容为纲的内容创新

3.4 以传播方式为绳的有效引导

4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不断深入,传统媒体的影响力被逐渐消解,其传播力、引导力、公信力也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应对这些危机应该积极结合互联网思维进行节目创新。运用于传统媒体节目创新中的互联网思维可概括为,它是诞生在互联网技术下的一种思维模式,依据新媒体特征来把握用户使用习惯、内容偏好等特点,通过不同于传统媒体的思维模式进行内容建构和区分个体身份及群体类型的方法。本文针对传统媒体遭遇危机这一现象进而展开研究,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节目创新研究。首先,传统谈话类电视节目应该以传播对象为本进而精准化定位,采用用户思维和大数据思维,肯定粉丝力量的同时,精准定位受众群体,打破传统媒体时代一对多的粗放式传播模式;其次,传统谈话类电视节目应该以传播内容为纲进而内容创新,采用场景思维、产品思维、以及跨界思维。本文根据受众群体特点,打造亚文化沉浸式场景体验,并坚持做到具有真实、客观的好内容。在做好基本内容之外,跨界更新多种节目形式丰富节目内容;最后,传统谈话类电视节目应该以传播方式为绳进而有效引导,采用扁平思维、第一思维、社会化思维,将节目决策权交付能直接面对受众的主持人手中,主持人全程参与选题、策划、编辑等多方面工作,并且主持人可通过多屏渠道与受众互动,获取信息及意见领袖地位,使得主持人的思维与整个节目联动,以及根据受众意见随时调整,以保证节目保持活力与持久力。这三个方面的节目创新都是以本人的毕业作品《疯狂的报复》为例加以论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