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师院校培养卓越历史教师研究
【6h】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师院校培养卓越历史教师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2.3 相关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个案研究法

1.3.3 访谈法

1.4 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创新

1.4.2 研究不足

2 卓越历史教师与新高考改革

2.1 卓越历史教师

2.1.1 卓越历史教师的概念界定与标准

2.1.2 卓越历史教师培养的政策背景

2.1.3 学科核心素养对卓越历史教师的要求

2.2 新高考改革对卓越历史教师的影响

2.2.1 新高考改革的提出及主要变化

2.2.2 新高考改革对卓越历史教师的影响

2.2.3 新高考改革冲击下卓越历史教师的“自我修炼”

2.3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师院校培养卓越历史教师的理论基础

2.3.3 多元智能理论

2.3.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4 高师院校培养卓越历史教师应处理的两大矛盾

2.4.1 卓越历史教师教育与普通历史教师教育之间的矛盾

2.4.2 历史教育专家与历史教育杂家之间的矛盾

3 高师院校培养卓越历史教师的原因

3.1 新课标的需要

3.1.1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

3.1.2 历史新课标修订与新高考的对接

3.1.3 培养卓越历史教师是新课标的需要

3.2 新高考的需要

3.2.1 历史选科情况概述

3.2.2 新高考实施后对卓越历史教师素养的新期待

3.2.3 高师院校培养卓越历史教师是适应新高考的需要

4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师培养卓越历史教师的建议

4.1 准确定位卓越历史教师的培养目标

4.1.1 卓越历史教师与普通历史教师的区别

4.1.2 普通历史教师的培养目标与不足

4.1.3 卓越历史教师培养目标的定位与思考

4.2 完善卓越历史教师培养对象的遴选工作

4.2.1 选科制度影响历史专业人才构成

4.2.2 重视历史师范生的历史情怀和师范精神

4.2.3 完善“历史卓师班”遴选考核办法

4.3 改革高师院校“历史卓师班”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4.3.1 以适应中学需求为导向推动高师院校历史教学内容改革

4.3.2 增加历史实践课程和选修课程的设置比例

4.3.3 强化高师院校卓越历史教师的培养特色

4.4 构建UGS“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模式

4.4.1 协同培养是造就卓越历史教师的有效方法

4.4.2 协同建设历史实践基地,提升实践教学能力

4.4.3 协同开展历史教育研究,运行UGS合作机制

4.5 完善高师院校培养卓越历史教师的保障措施

4.5.1 加强高师院校“历史卓师班”教师队伍建设

4.5.2 完善卓越历史教师的评价考核办法

4.5.3 完善高师院校历史教师分类管理和教学评价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展开▼

摘要

笔者对卓越历史教师的理解,大约可以从两个方面说起:史学卓越和教育卓越。也就是说,历史卓越教师既要懂历史,又要懂教育,这要求卓越历史教师具备更加深厚的历史知识储备、历史教育理论与方法以应对历史教育的复杂性。“卓越教师计划”的推行,无疑为卓越历史教师的培养提供了完整的参考范本,各大高师院校经过几年探索,逐步实施和改善了“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模式、历史课程体系、历史教学评价标准等基本内容。
  历史是人文素养的重要内容,培养历史专业的卓越教师关系着历史教育的质量保障,是整个“卓越教师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时代发展总是会呈现出新的特征。新高考在浙江、上海试点后,即将在全国推行,这一变革,牵动着社会的各个方面。在这样的背景下,卓越历史教师还要继续培养,但培养的背景却透露出新的时代特征。
  因此,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通过对高师院校卓越历史教师的培养方案、培养模式和培养质量的研究,向高师院校培养卓越历史教师提出可行的意见和建议,是本文研究的目的。笔者运用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访谈法,立足高师历史教师教育的落脚点,结合四川师范大学卓越历史教师培养方案,从新高考的视角入手展开系统的研究。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厘清了新高考改革方案和卓越历史教师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分析了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卓越历史教师培养的理论基础,归纳了高师院校培养卓越历史教师应该处理的矛盾关系,总结了高师院校培养卓越历史教师的主要原因,最终提出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师院校培养卓越历史教师的意见和建议。虽有诸多不足,但仍希望能为高师院校培养卓越历史教师献出绵薄之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