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郭象《庄子注》、成玄英《庄子疏》对《庄子》阐释上的差异及其根源
【6h】

郭象《庄子注》、成玄英《庄子疏》对《庄子》阐释上的差异及其根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的现状

2 《庄子》与两家注疏

2.1 郭象与《庄子注》

2.1.1 郭象其人

2.1.2 《庄子注》的内涵

2.2 成玄英与《庄子疏》

2.2.1 成玄英其人

2.2.2 《庄子疏》的内涵

2.3 郭、成对《庄子》的评价

2.3.1 郭注:阐释主体对阐释对象的颠覆

2.3.1 成疏:阐释主体对阐释对象的沿袭

3 郭象《庄子注》、成玄英《庄子疏》的理论构造

3.1 自由论

3.1.1 郭象:自由是有界限的

3.1.2 郭象与阮籍、嵇康

3.1.3 成玄英:自由是一种过程

3.2 道本质论

3.2.1 郭象:万般皆性分

3.2.2 成玄英:以“重玄”重建道本体

3.3 界限论

3.3.1 郭象:“有度”的逍遥

3.3.2 成玄英:作为手段的“双遣双执”

4 《庄子注》与《庄子疏》生成的原因

4.1 社会语境

4.1.1 郭象与魏晋玄学

4.1.2 成玄英与初唐盛世的多元文化

4.2 阐释主体的神圣地位

4.2.1 “异类”郭象——重建秩序

4.2.2 道士成玄英——隐喻的自我

5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庄子》又名《南华真经》,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历史上各家各派对《庄子》一书都进行了不同的阐释,本文以清代郭庆藩所辑录《庄子集释》为底本,选取了晋人郭象的《庄子注》和唐人成玄英的《庄子疏》,两者都对庄子加以论断和改造,形成了独特的阐释风格。
  郭象是魏晋玄学代表人物之一,他对庄子的注从“崇有”出发,目的是驳斥当时社会风气以“无”为尊而致使的过分虚无和空谈状况;而初唐的成玄英是一名受皇帝重视的道士,他博古通今,精通道、佛典籍,殚精竭虑三十年撰得《庄子疏》,引用佛教中观思想,仍意在重新对原始道家思想进行重组。郭象的《庄子注》与成玄英的《庄子疏》可以说都是时代的产物,二者分别对《庄子》一书进行了不同方面的阐释,通过这种阐释宣泄了不同的理念。从二者身上,我们更多看到的不是《庄子》的再现,而是注释者背后的时代风貌,可谓正是“六经注我”。从这个层面来说,郭象与成玄英不仅仅是对《庄子》进行解释,而是以注解《庄子》达到一种“重建秩序”的目的。
  本文试图通过梳理郭、成二人对《庄子》的继承和改造,呈现出注疏对《庄子》原文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就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正因为“差异性”的存在,才可以更深刻的感知不同时代、不同身份、不同背景对同一著作《庄子》加之的影响,通过比较再创造后的文本探求产生差异的原因。由于任何思想的生成都不是单一的力量促使的过程,而是多种力量“合力”的结果,本文着手于此,试图扩大分析的眼界,进行多元化的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