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移动支付用户使用意愿研究——基于时间压力与支付金额、时间压力与自我效能的交互作用
【6h】

移动支付用户使用意愿研究——基于时间压力与支付金额、时间压力与自我效能的交互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3研究方法

1.4论文结构

2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2.1前景理论

2.2时间成本理论

2.3拓展效价理论

2.4社会认知理论

3 研究假设

4 研究设计

4.1研究产品及样本选取依据

4.2初始实验测评

4.3正式实验测评

5 研究结果

5.1数据分析

5.2 研究假设验证

6结 语

6.1研究结论

6.2管理启示

6.3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电子商务市场的迅猛发展,限时抢购这一新兴的网络购物方式应运而生。近年来,限时抢购模式在各大平台迅速崛起,为移动支付用户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在移动支付发展得越来越壮大的过程中,移动支付用户感知其便利性的同时也感知到它潜在的风险。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端应用越来越追求用户的使用体验,移动支付也越来越关注用户的终端行为。一款移动支付产品要取得市场成功首先要获得用户的认可,因此,只有充分了解用户,分析影响其使用移动支付的关键因素,才能更好的设计出相关产品和功能,以致被用户所接受。以具有代表性的移动支付软件支付宝为例,其新推出的小额免密功能可以满足用户快捷支付的需求,但其安全性也是影响用户使用的重要因素。在探究移动支付安全和便利这一对立统一问题时,只有深层次分析不同情景下影响用户使用移动支付的因素才能得到答案。
  本研究对国内外学者有关前景理论、时间成本理论、拓展效价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进行了梳理,结合不同情景下移动支付用户特点,提出移动支付用户使用意愿研究—基于时间压力与支付金额、时间压力与自我效能的交互作用的相关假设。结合抢购消费特性,针对限时抢购以及不同的支付金额消费情景,将时间压力与支付金额和自我效能作为调节变量进行交互作用分析,深入探究时间压力与支付金额和自我效能的交互作用对消费者使用意愿的影响,从而挖掘消费者抢购心理,为移动支付运营商和商家促销提供具有借鉴意义的分析对策。
  本文采用实验与问卷相结合的方法收集数据来检验本研究所提出的假设,问卷主要在西南地区一所本科院校通过模拟实验场景实地发放纸质问卷。本文采用 SPSS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信度和效度分析、独立样本 t检验、双因素方差分析等。本研究分析结果显示:(1)时间压力与支付金额的交互作用对移动支付用户使用意愿有显著影响,即在低支付金额情景下,移动支付用户面临时间压力时的使用意愿强于没有时间压力时的使用意愿,在高支付金额情景下,移动支付用户面临时间压力和没有时间压力时的使用意愿没有显著的区别。(2)时间压力与自我效能的交互作用对移动支付用户使用意愿有显著影响,即在低自我效能情景下,移动支付用户面临时间压力时的使用意愿强于没有时间压力时的使用意愿,在高自我效能情景下,移动支付用户面临时间压力和没有时间压力时的使用意愿没有显著的区别。
  本研究通过探讨时间压力与支付金额和自我效能在不同的高低水平情景下对移动支付用户感知与行为决策的作用机制,指出运营商家可以利用抢购消费特性,通过价格和时间设置,提升移动支付用户的感知便利性,降低对潜在风险的敏感性,对不同类型的商品强调不同的支付方式迎合消费者心理,最终达到刺激消费的目的。本文为后续研究提供有效参考,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