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产业组织结构与产业竞争力研究——基于汽车产业的实证分析
【6h】

产业组织结构与产业竞争力研究——基于汽车产业的实证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图形目录及表格目录

西南财经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及知识产权声明

第一章导 论

第二章产业竞争力的内涵

第三章产业竞争力的产业组织机制

第四章产业竞争力与产业组织的相关分析

第五章影响产业组织能力的环境因素

第六章提升产业竞争力的产业组织对策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竞争使市场经济成为目前为止最富有效率的经济制度。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竞争也日趋激烈,“竞争力”自然也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一国某一产业的竞争力,是一国在该产业范围内各个企业竞争力综合起来形成的,这是一个复杂的“力的合成”过程,其中的关键就是处理好各企业的关系,即形成有效竞争的产业组织结构。 由于传统条块分割体制的制约,加之我国企业市场经验的不足,重复建设、产能过剩、过度竞争、质量技术水平低、财务状况差等问题成为我国大多数竞争性产业的共同表现。如何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制定有效的产业政策,优化产业组织环境,培育产业组织能力,进而增强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论文的内容结构本文是以产业组织这一中观视角对产业竞争力进行研究。原因在于:产业组织良好的竞争合作关系是企业生存发展最直接的外部环境,产业竞争力实质是产业组织能力的市场体现。 本文的主要理论基础是产业组织与竞争力理论。通过对产业组织理论和竞争力理论进行梳理,进一步去拓展产业组织理论、竞争力理论的研究深度和广度,揭示产业组织与竞争力之间的关系。 本文基于以下考虑,选取汽车产业作为实证分析对象:一是汽车产业是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的综合体现,具有产业链长,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等特点。二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历史,也是产业组织和企业组织变迁的历史。发达国家汽车产业所体现出的竞争——竞合的过程,不同汽车产业组织政策的实践效果,以及不同组织状态下所体现出的竞争力,正是产业组织视角所关注的问题。三是我国汽车产业目前还属于国际竞争力较弱的产业,探讨如何培育我国汽车产业的“自组织”能力,提高产业政策的“被组织”效应,促进产业技术和结构升级,进而提高竞争力,具有更紧迫的实践意义。 本文研究的基本逻辑是:分析产业竞争力优势与劣势;寻找影响产业竞争力的产业组织原因;研究影响产业组织“自组织”优化的体制政策等环境因素;提出通过改善产业组织环境,优化产业组织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全文共分六章,主要内容是:第一章导论。阐明本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研究视角、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内容结构。 第二章产业竞争力的内涵。对产业竞争力从概念上进行辨析、界定,并对产业竞争力的内容结构及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进行评述。结合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构建了基于产业组织环境的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框架和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现状进行实证研究和国际比较,寻找差距。 第三章产业竞争力形成的产业组织机制。从竞争力的视角对产业组织的基本理论进行梳理,对产业组织不同理论流派对竞争与效率关系的观点进行整理,对产业竞争力形成的产业组织机制进行解析,并提出了产业组织理论对产业竞争力的解释框架。对世界汽车产业组织变迁的特点进行研究和总结,对中国汽车产业的产业组织结构演进及现状进行国际比较,发现问题。 第四章产业组织结构与产业竞争力的相关性分析。运用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框架,对市场结构性变量对产业市场竞争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方面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对特定市场结构条件下企业的竞争行为和市场竞争力的相互影响进行理论分析。对中国汽车产业的结构性变量与竞争力的相关性进行定量分析,对市场竞争行为与竞争力的相关性进行定性分析,找出影响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组织原因。 第五章影响产业组织能力的环境因素。对影响产业组织能力和竞争力的体制、企业制度、政策环境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汽车产业的政策绩效和外部经济条件进行了实证研究,以便找到改进产业组织效率,进而提升产业竞争力的路径。通过对产业发展环境的综合分析,发现我国产业“自组织”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制度方面的环境因素。 第六章提高产业竞争力的产业组织对策。针对性地提出了改善产业组织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对策。产业组织合理化,关键的中心问题是通过对产业组织基本形态(市场结构)以及产业组织形式(企业间组织形态)的选择,力求找到竞争效益和规模效益之间的均衡的产业组织状态。因此,应进行制度配套改革,调整产业组织政策,形成“有效竞争”的产业组织结构,提高我国产业自组织能力;创新产业组织形式,通过产业集群等中间产业组织形式,提升我国产业竞争力。 二、论文主要创新之处本论文在学习、研究和借鉴前人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力求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 第一,在研究视角上,本论文把产业组织结构优化及产业组织能力提高作为提升我国产业(企业)竞争力的切入点,是一种尝试性的探索。在理论分析方面,对庞杂的竞争力研究的理论视角进行系统梳理,在理论发展及相互关系中探寻竞争力提升过程中的“组织”因素之谜。重新解读了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新制度学派等产业组织理论对竞争力的认识,将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视野进行了拓展。 第二,对产业竞争力与企业竞争力从内涵和关系上进行了理论上的界定,并突出强调了“产业组织”在二者之间的作用;对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关系进行了再认识,提出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中间的“产业组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三,提出了基于产业组织视角的竞争力研究框架和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本研究框架中,产业组织的竞争环境作为影响产业竞争力的直接因素,其中产业组织结构、产业组织形式和企业组织结构又是构成产业组织环境的因素。而体制、政策等外部环境又通过对产业组织环境产生影响,从而间接地影响产业竞争力的形成。在竞争力评价体系中,主要将竞争力在生产力和市场力方面的直接表现指标纳入评价体系,而将组织环境、外部基础条件等原因因素剔除,避免了竞争力指标过于繁杂而造成评价分析的困难。 第四,通过对传统产业组织理论和新产业组织理论的系统解读,提出了产业组织理论对竞争力的研究思路:运用传统产业组织理论(TIO)的SCP范式,分析产业组织结构(集中度、差异化)与企业价格行为、非价格行为的关系,以及与成本优势、产品差异、领先一步等竞争优势的关系;运用新产业组织理论(NIO)分析厂商博弈行为,解释产业内厂商在产量调整、研究与开发投入等方面的竞争与合作行为,解释产业组织结构、形式的变化与竞争力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基于市场竞争中的企业长期行为和短期行为的SCP框架。 第五,在对汽车产业的实证研究方面,通过对我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的现状、产业组织结构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国际比较,找出了存在的差距。 第七,提出了符合我国现阶段实际的、有利于产业竞争力提高的产业组织对策:以培育产业自组织能力为出发点,通过打破行政壁垒,改革现有管理模式,调整现有政策取向,着力形成有效竞争的产业组织结构;通过创新产业组织形式,促进我国产业集群化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 第八,提出了我国汽车产业组织政策调整的方向:应改革政府对汽车产业的管理体制,逐步淡化政府的经济性管制职能,强化社会性管制职能;资本的产权属性不应作为汽车产业进入限制的依据;改变以“集中度”控制为目的的政策思路,向以“技术创新”为目的的政策思路转变;在对汽车产业的进入管制方面,应区分“组装模仿”进入和“开发创新”进入的不同,以新进入者是否有能力进行自主开发产品、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作为允许进入的依据;引导企业集团“自组织”地形成;促进纵向产业链的优化整合。 第九,提出了我国汽车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战略构想:正确认识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性,打破“省界经济”的体制约束;对现有汽车整车生产企业所在区域进行区位优势分析,确定未来汽车产业集群的区位;引导企业实施基于地点的竞争战略,主动向汽车产业栖息地迁移;倡导集群内各行动主体的竞争与协作,强化集群竞争优势。 三、论文的不足及需要改进之处尽管本文力求作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上,做到科学、严谨,但由于研究条件和研究能力的局限,仍然存在以下局限: 1、理论研究不够透彻尽管本人力求对产业组织理论在竞争力研究方面的潜力进行发掘,但由于本人现有能力的局限,还不能完整、深刻地理解产业组织理论的丰富内涵,部分地方的解读难免存在牵强之处,这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弥补。 2、缺乏完整的数据支持本文在研究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就是难以取得完整的数据支持,使得在研究过程中,不得不多次根据能够占有的数据情况,调整竞争力评价思路。 一方面,由于本文以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为主要的研究对象,而竞争力是多方面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需要全面的数据支撑,既包括我国国内的数据,也应包括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的相关数据。但以本人现有的研究条件和能力难以取得这样庞大的数据支持,因此不得不放弃了进行竞争力的综合排名比较。另一方面,进行竞争力与结构变量的相关性分析时,需要足够的时间序列的样本数据支持,但由于缺乏一致性的一手数据,在少数数据上采用了部分学者研究的二手数据,这也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3、研究视角存在的局限本文的研究视角是产业组织环境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此研究重点主要放在了企业的外部竞争环境方面,而相对忽略了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企业战略、企业核心能力对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影响。这对于完整地阐释产业竞争力的形成机理仍然是一种缺憾。 4、政策建议上不够具体本文在理论和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基础上,提出了产业组织调整的基本取向。但由于对目前现有体制调整的可能性,以及政策制定的具体细节上缺乏足够的了解和把握,因此难以提出更具体的政策措施,这无疑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论文的实践价值。 上述局限力求在后续研究中能得以弥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