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用户体验的儿童构音功能性障碍家庭系统设计与研究
【6h】

基于用户体验的儿童构音功能性障碍家庭系统设计与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2.3 论文的创新性

1.3 课题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用户体验、儿童产品及儿童构音障碍的治疗

2.1 用户体验

2.1.1 用户体验概念

2.1.2 用户体验设计

2.1.3 用户体验设计的设计流程

2.1.4 用户体验的评估方法

2.2 学龄前儿童的身心特征

2.2.1 感知特征

2.2.2 儿童的行为认知

2.3 基于移动设备的儿童交互产品

2.3.1 移动设备对学龄前儿童的发展影响

2.3.2 儿童交互产品的设计要点

2.5 儿童构音障碍治疗

2.5.1 构音异常的定义

2.5.2 构音障碍分类

2.5.3 构音异常产生的原因及表现

2.5.4 构音异常的治疗方法

2.5.5 构音功能性障碍儿童的心理特征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儿童构音功能性障碍家庭治疗系统的用户体验流程及方法

3.1 儿童构音功能性障碍家庭治疗系统的用户体验过程

3.2 儿童构音功能性障碍家庭治疗系统用户体验设计流程框架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儿童构音功能性障碍家庭治疗系统的用户体验需求研究

4.1 设计研究与方法

4.1.1 调研基本情况

4.1.2 调研目的

4.1.3 调研方法和内容

4.2 设计研究的开展与分析

4.2.1 用户调研的开展

4.2.2 用户研究

4.2.3 需求分析

4.2.4 归纳用户需求

4.3 用户模型建立

第5章 基于用户体验的设计实践

5.1 儿童构音功能性障碍硬件玩具设计

5.1.1 儿童构音功能性障碍硬件玩具设计架构

5.1.2 儿童构音功能性障碍硬件玩具方案设计

5.2 儿童构音功能性障碍APP交互设计

5.2.1 儿童构音功能性障碍APP交互架构

5.2.2 儿童构音功能性障碍家庭治疗APP交互设计原型

5.2.3 儿童构音功能性障碍家庭治疗APP高保真图

5.4 可用性测试

5.4.1 受测目标和测试受众

5.4.2 整理测试功能点

5.4.3 测试脚本和测试任务

5.4.4 执行测试

5.4.5 录入数据及可行性报告

5.4.6 测试结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构音功能性障碍是儿童语言发育滞后人群中的最大人群,构音功能障碍不但影响儿童的正常交流,同时妨碍其心理成长,成为影响其生活学习的主要原因。我国对构音功能障碍儿童医疗资源明显不足,得不到重视。康复练习周期较长,患者及其父母不能长期坚持。针对这些问题,尝试对构音功能障碍家庭治疗系统进行自主设计研究。
  用户体验设计以用户为中心,极致心理体验全链路,重视每个体验点细节,力求精确地完成每个治疗训练,在最有效率的展现空间内,发挥训练功能的极致化。在感性表达的背后,透过用户模型建立和数据积累的前台迭代过程,做出具有用户体验共性的良好设计。
  本文的研究内容:首先研究用户体验的原则,分析了手机设备对学龄前儿童的影响,同时论述现有儿童益智玩具和儿童交互产品的特点以及学龄前儿童的身心特征。接着论述了儿童构音障碍的分类、形成原因以及治疗办法。文章重点阐述儿童构音功能障碍家庭治疗系统功能逻辑和界面设计,以及硬件辅助产品。将用户体验的理论运动与儿童构音功能性家庭治疗系统结合的设计方法;而后通过对目标用户行为观察、单人访谈和心理模探究,收集更多有效的用户需求。概括用户需求,用故事版的形式建立用户模型,将需求划分优先级;在第五章论述设计实践,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在最后返回给用户,进行可用性测试,并做出修改。
  本文的创新点在下面四个方面:
  (一)针对现有医院设备只能在医院使用的现状,而构音障碍康复训练是长期坚持训练的过程,儿童构音功能性障碍家庭治疗系统概念的提出。
  (二)非专业人士也能进行专业的引导训练,口部运动和构音运动视频结合及呼吸训练玩具设计辅助运动治疗。
  (三)针对医院现有设备未考虑儿童认知和行为特征,本文是考虑儿童及其父母两种用户群体心理、行为特征的界面优化。
  (四)针对儿童情绪不稳定、耐心差等特征,学习一个音位需要反复重复。研究将音位的反复训练功能贯穿整个APP。
  本文运用用户体验理论与方法于儿童构音功能障碍家庭治疗,为一般产品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式,本文研究的儿童构音障碍家庭治疗研究方式可作为其他各类家庭康复训练的思路借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