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茯苓皮中三萜酸类化学成分的制备
【6h】

茯苓皮中三萜酸类化学成分的制备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课题的来源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天然产物中羊毛甾烷型三萜的结构类型及13C核磁共振谱研究

2.1 前言

2.2 结构骨架分类及特征

2.2.1 完整型(Intact-type)

2.2.2 开环型(Seco-type)

2.2.3 重排型(Rearranged-type)

2.2.4 降型(Degraded-type)

2.2.5 其他变型

2.3 13C-NMR谱

2.3.1 双键

2.3.2 特定结构单元

2.4 小结

第3章 茯苓皮中三萜酸类化学成分的制备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植物来源

3.2.2 仪器、试剂及原料

3.2.3 提取与分离

3.2.4 化合物纯度检测

3.2.5 化合物理化常数及波谱数据

3.2.6 化合物11、12的验证实验

3.2.7 实验结果

3.3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茯苓为多孔菌科(Polyporaceae)真菌茯苓属(Poria cocos(Schw.) Wolf)的干燥菌核,茯苓皮为菌核的干燥外皮。中药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药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效,主要化学成分有三萜,多糖,脂肪酸,氨基酸等,现代研究表明茯苓具有抗肿瘤、增强免疫力、抗炎、利尿和保肝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几十年来,对茯苓的化学成分已经有大量的研究,研究表明其拥有显著的生物活性,并证明茯苓三萜是茯苓中的特征性成分,也是主要的药效成分,因此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为了进一步阐明茯苓药材的生物活性成分,为茯苓药材的质量控制、临床应用以及对资源的深入开发提供物质基础与理论依据,本研究制备了茯苓皮中的三萜酸类化学成分。
  本文采用反复硅胶柱层析、重结晶以及高压制备液相色谱等多种分离手段,从茯苓皮药材中分离制备得到12个单体化合物。通过纯度检测,10个化合物的纯度达到90%以上,并且其中6个化合物的纯度达到98%以上;并运用1H-NMR、13C-NMR、DEPT等核磁共振波谱法和化学方法进行了结构鉴定。鉴定出12个羊毛甾烷型三萜酸,其中3个开环型,分别为茯苓酸AM(1),茯苓酸A(2),茯苓酸B(3);7个完整型,分别为茯苓酸(4),3β-乙酰氧基-16α-羟基羊毛甾-8,24-二烯-21-酸(5),去氢茯苓酸(6),3-酮基-羊毛甾-7,9(11),24三烯-21-酸(7),3-酮基-羊毛甾-7,9(11),24(31)三烯-21-酸(8),3β-羟基-羊毛甾-7,9(11),24-三烯-21-酸(9),伊布里酸(10);以及两个新化合物3β-甲酰氧基-羊毛甾-7,9(11),24-三烯-21-酸(11),3β-甲酰氧基-羊毛甾-8,24(31)-二烯-21-酸(12)。其中化合物11,12两个新化合物,通过模拟反应证明其为分离过程中产生的人工产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