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XDMT成像技术的胶体沉积导致多孔介质内部空间变异性研究
【6h】

基于XDMT成像技术的胶体沉积导致多孔介质内部空间变异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胶体颗粒运动的实验研究现状

1.2.2 胶体颗粒的理论研究现状

1.2.3 胶体颗粒运移研究的技术方法现状

1.2.4 影响胶体颗粒动力学过程的控制因素

1.2.5 多孔介质内部结构的空间变异性研究

1.3 研究方法、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原理与方法

2.1 X射线差异微断层扫描原理

2.2 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

2.2.1 图像预处理技术

2.2.2 图像参数采集技术

2.3 格子波尔兹曼法

2.3.1 格子波尔兹曼法简介

2.3.2 格子波尔兹曼法基本原理

2.3.3 格子波尔兹曼法模拟步骤

2.3.4 格子波尔兹曼法计算流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多孔介质内部结构与胶体沉积物的成像技术研究

3.1 研究背景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样品制备

3.2.2 样品扫描与图像处理

3.3 多孔介质及其内部结构的三维成像研究

3.3.1 样品结构三维可视化的实现

3.3.2 含砷沉积物的分布与形态特点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孔介质中胶体沉积物分布规律及与孔隙结构相关性研究

4.1 概述

4.2 胶体沉积物在多孔介质中的分布规律研究

4.2.1 材料与方法

4.2.2 胶体沉积物分布规律的地质学统计分析

4.2.3 结果讨论

4.3 多孔介质内部结构与胶体沉积物分布相关性研究

4.3.1 小波分析概述

4.3.2 数据分析

4.3.3 结果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三维成像技术的河床介质形成过程模拟研究

5.1 研究背景

5.2 实验与方法

5.2.1 水槽试验

5.2.2 样品扫描与图像处理

5.2.3 格子波尔兹曼模拟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水槽试验结果

5.3.2 样品扫描结果分析

5.3.3 样品几何参数分析

5.3.4 LB法模拟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三维成像技术的河流.河床系统胶体颗粒沉积过程模拟研究

6.1 实验与方法

6.1.1 水槽试验与XDMT扫描

6.2.2 LB模拟

6.2 结果与分析

6.2.1 样品三维可视化分析

6.2.2 河床介质局部孔隙率变化分析

6.2.3 河床介质局部渗透率变化分析

6.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展开▼

摘要

水体中的胶体颗粒可以通过吸附污染物形成胶体污染物颗粒,从而促进污染物的运移。而胶体颗粒在土壤、含水层和河床等多孔介质中的运移、沉积和释放等动力学过程,将会对介质的内部结构及其渗透性能等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由于颗粒沉积而导致多孔介质渗透性能下降的现象称为堵塞。堵塞会导致介质的渗透性能发生空间变异性,而渗透性能的空间变异性又会直接影响到胶体颗粒的运移过程,这种现象往往会对诸如污水过滤设施、病原体和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运移、石油开采、地下水的原位修复等工程应用产生较大的影响。
  目前对于胶体颗粒在多孔介质中的动力学过程研究多是依赖于中等尺度(10-3~100m)的室内土柱实验进行的,但对于胶体沉积对多孔介质的内部结构变化的孔隙尺度(10-6m)研究却十分缺乏。研究表明,孔隙结构对胶体颗粒的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的影响。本论文以X射线差异微断层扫描(XDMT)技术为基本工具,实现了对多孔介质及其内部结构的三维无损成像,并应用格子波尔兹曼法(LB法),对多孔介质内部结构的空间变异性进行了量化分析,从孔隙尺度评价颗粒沉积对多孔介质的局部孔隙率和渗透率等参数的影响,主要研究工作有:
  (1)利用XDMT技术对富砷河床沉积物及人工配制的含砷样品进行扫描,使用Avizo6和Blob3D等软件对多孔介质结构和含砷沉积物的三维可视化,实现了在不破坏样品的前提下对其内部结构和沉积物的空间分布情况的直接观测,并对颗粒沉积物的形态与大小进行了分析。
  (2)应用地质统计学和小波分析法,对胶体颗粒在多孔介质中的分布规律和控制颗粒沉积的空间相关尺度进行研究,发现胶体沉积物的分布与介质内部结构存在重要联系,而控制其沉积过程的空间相关尺度与介质颗粒的粒径相近。
  (3)在室内水槽试验的基础上,结合使用XDMT和格子波尔兹曼法模拟研究了河床介质的形成过程,并使用ZrO2颗粒模拟研究了胶体颗粒物在河流-河床系统中的潜流交换过程。从孔隙尺度观测和定量分析了胶体颗粒沉积对河床介质的局部孔隙率和渗透率的影响情况,并拟合发现河床介质的局部渗透率随着局部孔隙率的增大而增加,两者之间的关系式为后k∝φ2.9。
  以上研究表明,本论文以XDMT技术为基础,结合使用图像处理技术、室内土柱试验、水槽试验和格子玻尔兹曼法等手段与方法,对胶体颗粒在多孔介质中的动力学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并量化评价了由于胶体颗粒沉积导致的介质内部结构及其渗透性能的空间变异性。研究结果证明了XDMT和LB法的结合,对于在孔隙尺度研究颗粒运移具有很好的适应性,为该领域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