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概念隐喻认知分析及其翻译策略——以《围城》中的隐喻翻译为例
【6h】

概念隐喻认知分析及其翻译策略——以《围城》中的隐喻翻译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An Introduction to Fortress Besieged and its Translation

1.2 Research Background

1.2.1 Traditional Views on Metaphor

1.2.2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1.2.3 Relevant Studies on Metaphor Translation

1.3 Organization of this Thesis

1.3.1 Objectives of the Study

1.3.2 Methodology

1.3.3 Structure of this Thesis

Chapter 2 Great Chain of Being Metaphors in Fortress Besieged 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

2.1 Analysis of Great Chain of Being Metaphors in Fortress Besieged

2.1.1 Human as an Animal

2.1.2 Human as a Plant

2.1.3 Human as a Complex Object

2.1.4 Human as an Abstract Thing

2.2 Translation Strategies used in Great Chain of Being Metaphors in Fortress Besieged

2.2.1 Metaphor to Metaphor

2.2.2 Metaphor to Non-metaphor

2.2.3 Metaphor to Simile

2.3 Summary

Chapter 3 Metaphors of Emotion in Fortress Besieged 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

3.1 Analysis of Emotion Metaphors in Fortress Besieged

3.1.1 Metaphors of Happiness and Sadness

3.1.2 Metaphors of Anger

3.1.3 Metaphors of Love

3.2 Translation Strategies used in Emotion Metaphors in Fortress Besieged

3.2.1 Metaphor to Metaphor

3.2.2 Metaphor to Sense

3.3 Summary

Chapter 4 Conclusion

4.1 Findings of the Present Study

4.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Study

Acknowledgements

Bibliography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隐喻研究迄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传统的隐喻理论一般只把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段,而概念隐喻理论则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人类普遍使用的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构建人类的概念系统和认知体系。它是人类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类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在人类文化和艺术活动过程中,我们到处都能看到隐喻的存在。在翻译研究领域,人们也越来越关注隐喻翻译的研究。 对翻译而言,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无疑给隐喻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理论基础。传统翻译理论大多是以修辞为取向,从语言形式、文体以及文化上的差异进行静态比较,忽视了隐喻的认知性质。而从隐喻的认知特点来分析,翻译就是将一种文化中语言所表现的认知方式用目的语传递到另一种文化中去的过程,是完成传播民族文化的使命的过程。隐喻与翻译紧密相关,既然认知是形成隐喻这种人类语言普遍现象的基础,避开认知谈隐喻翻译显然不科学。 本文研究个案为中国当代著名小说《围城》。小说的作者钱钟书在严肃的主题中运用了大量的隐喻来取得讽刺和幽默的艺术效果。珍妮凯利、茅国权(Jeanne Kelly,Nathan K.Mao)的合译本Fortress Besieged自出版以来受到广泛称誉,也引起了众多学者发表文章对译文进行批判。本文对其隐喻和翻译策略进行研究,旨在:1)将隐喻认知与隐喻翻译联系,为隐喻及隐喻翻译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2)评析译文中隐喻翻译的优劣并分析翻译策略选择的认知过程,对个别翻译提出自己的建议。 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为引言,简略介绍了个案研究的源语文本和英译本、研究方法、研究意义及理论阐述。第二、三章乃本文之重点所在,均为个案研究,对《围城》中收集到大量的隐喻表达式,根据其源域进行分类,选取其中主要两个概念隐喻体系:即关于人的概念隐喻和情感隐喻,将孤立的单个隐喻综合整理为一个统一的系统以作分析,探寻其内部的系统性和人类行为的隐喻性。此外,本文也对《围城》英译本中隐喻翻译所采用的翻译策略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自己的翻译建议。第四章对全文做出总结。通过对此文本进行实例分析,得出在隐喻翻译中保留源语隐喻的方法应作为主导译法,而其它翻译策略则应在文化鸿沟无法弥补,不能保留隐喻形象时作为辅助手段使用。这样在中西文化出现交集和冲突时,可将源语文化的认知方式传递给旧的语读者,更好的传播源语文化,并保留原文的可欣赏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