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标准化和适应性协调的银行顾客感知服务质量模型、测度指标及其实证研究——以中国市场高端个人客户为样本
【6h】

基于标准化和适应性协调的银行顾客感知服务质量模型、测度指标及其实证研究——以中国市场高端个人客户为样本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图目录

表目录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现实背景:银行高端个人客户市场竞争激烈,中国银行业处竞争劣势

二、理论背景:标准化和适应性协调应用于银行服务质量理论的理论空白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框架

第三节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三、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中国银行业发展及其针对高端个人客户的营销现状

第一节 银行相关概念

一、银行的类型

二、银行的基本业务

三、本文研究范围的界定

第二节 全球金融发展现状及加入WTO后的中国银行业市场格局

一、全球金融形势趋于复杂且不确定性上升

二、加入WTO后中国银行业的市场格局

三、中国银行市场高端个人客户群体的出现及快速增长

第三节 高端个人客户选择标准及中国商业银行的营销现状

一、银行对高端个人客户的选择标准

二、银行为高端个人客户提供的服务

三、中国商业银行针对高端个人客户的营销现状

第三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标准化和适应性观点梳理

一、标准化和适应性观点概述、理论基础及前提假设

二、标准化的研究内容综述:管理过程及营销组合标准化

三、适应性的研究内容综述:反驳Levitt(1883)的观点

四、标准化和适应性观点的协调:连续统一体的观点

五、服务企业/银行标准化和适应性策略的研究

六、本文对标准化和适应性协调的界定

第二节 服务质量测度研究梳理

一、以Gronroos为代表的北欧学派的服务质量观点

二、以PZB为代表北美学派的服务质量观点

三、关于两个流派观点的评价

第三节 银行服务质量研究梳理

一、银行服务质量的概念界定

二、银行服务质量研究梳理:三个主题

三、银行服务质量研究评价及归纳:三种测度工具

第四章 BSQ(S/A)模型创建及量表初始设计

第一节 BSQ(S/A)模型的创建

一、模型创建的依据一:标准化和适应性协调观点

二、模型创建的依据二:借鉴PZB的服务质量模型

三、概念模型的创建

第二节 BSQ(S/A)模型的基本变量

一、高端个人客户对前台服务标准化程度的期望和感知的3个变量

二、高端个人客户对后台服务标准化程度的期望和感知的6个变量

第三节 BSQ(S/A)模型测度量表的开发

一、量表开发的基本流程

二、BSQ(S/A)模型中前台服务3变量测度量表的初始设计

三、BSQ(S/A)模型中后台服务6变量测度量表的初始设计

第五章 实证研究设计

第一节 调研流程整体设计

一、界定调研对象

二、样本选择

三、调研的前期准备

四、预调研

五、正式调研

第二节 问卷初始设计及预调研实施

一、初始问卷的形成

二、预调研实施

三、预调研数据处理

第三节 正式调研及样本回收情况

第六章 数据分析及结果

第一节 数据分析方法的选择

一、频数分析

二、验证性因子分析

三、平均值等展现数值分布的统计分析

第二节 样本基本特征

一、性别及年龄

二、职业及收入

三、教育背景及婚姻状况

四、样本客户选择的银行及光顾该银行的分支机构数量的分布

第三节 信度及效度检验:CFA分析

一、本文采用的测量模型评价指标

二、测度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三、数据分析的基本结论

第七章 BSQ(S/A)模型的应用:测度中国市场高端个人客户

第一节 高端个人客户对前台服务标准化程度的期望和感知

一、EC:期望值较高,感知值较低

二、MC:期望值很高,但感知值较低

三、SC:期望值中等偏上,感知值处于中等水平

第二节 高端个人客户对后台服务标准化程度的期望和感知

一、PC:期望值和感知值相近

二、NC:期望适应性服务,但感知到标准化的服务

三、DC:感知到的高度标准化渠道功能基本符合高端客户的期望

四、LC:期望值较高,感知值处于中等水平

五、CC:感知值处中等水平,与其期望有差距

六、RC:期望值较高,感知值处于中等偏上

第三节 中国商业银行基于标准化和适应性协调的服务质量体系建设

一、完善柜台人员的培训机制以保证服务水平的稳定性

二、规范化客户经理的培训机制

三、银行服务产品模块的标准化及定制化服务的结合

四、简化服务流程并向各分支机构推广标准化的服务流程

五、在主题一致性的基础上采取形式各异的促销活动

六、渠道方式多样性与各种渠道功能的标准化相结合

七、有形展示需具备特色并根据当地文化进行调整

八、完善定价基础工作并采取客户差别定价措施

九、完善风险管理程序并实行统一风险管理标准

第八章 研究结论、管理启示及未来研究方向

第一节 研究基本结论

一、标准化和适应性协调策略是银行提升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

二、BSQ(S/A)模型及量表是具有良好信度和效度的测度工具

三、中国商业银行应基于BSQ(S/A)数据内涵的挖掘建立服务管理体系

第二节 管理启示

一、基于客户内在相似性开发银行营销标准化和适应性协调策略

二、整体性构建基于标准化和适应性协调的服务质量管理体系

三、构建完善的基于标准化和适应性协调的服务质量管理的支撑体系

第三节 研究贡献及未来研究方向

一、研究贡献

二、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 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在金融自由化的背景下,中国兑现了加入WTO关于金融市场开放的相关承诺,取消了所有对外资银行的所有权、经营权的设立形式,包括所有制的限制,并允许外资银行向中国客户提供人民币业务服务,给予外资银行国民待遇,金融市场逐步开放。同时,巨大的金融服务需求使中国市场成为了全球银行的必争之地,各国银行纷纷进入中国市场争夺这一战略要地,中国银行业面临的市场环境与形势更加复杂和难以把握。此外,根据全球著名战略咨询机构麦肯锡2005年的研究预测,未来十年中,中国银行业利润来源将发生重大变化:个人银行业务利润将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对公银行业务在全行业利润总额中的比重将从目前的绝对份额降到一半左右。而高端个人客户市场更是银行利润的重要来源,譬如汇丰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的收入已经占其全部利润的1/4。总之,中国市场对高端个人客户的争夺将异常激烈。然而与外资银行相比,中国商业银行针对高端个人客户的金融服务还处于初级阶段。
   本文的研究主题,即“基于标准化和适应性协调的银行顾客感知服务质量模型(简称BSQ(S/A))”的构建,正是为了应对上述的中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并从理论上给予支持。因为尽管标准化的营销策略能够为顾客提供品质稳定的产品和服务,但是面对需求复杂的银行高端个人顾客,银行如果只是按照一套标准的模式进行服务,而没有丝毫的变动余地,显然无法为顾客提供更合适的服务产品。因此,银行在不同的分支机构为高端个人客户提供标准化或适应性的服务将直接影响到他们银行服务质量的感知。如何协调这两种策略,并将其运用于提升顾客对银行服务质量的感知,是银行业吸引高端个人客户的重要手段之一。基于上述认识,本文创新性地将标准化和适应性协调的观点引入了银行的服务质量管理体系研究中,构建了基于标准化和适应性协调的银行感知服务质量模型,开发了其测度指标和量表,并从中国市场高端个人客户的视角进行了实证调研,从银行前台服务和后台服务的九个方面测度高端个人客户对银行服务标准化程度的期望和感知,通过感知值和期望值的差距测度其感知服务质量。论文完成了以下五个部分的研究:
   第一部分,通过二手资料的收集,分析了中国银行业发展及其对高端个人客户服务的现状,对本文的研究范围进行清晰的界定,并从现实层面论述了本论文研究主题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全面细致的文献搜索,并认真研读200多篇关于标准化和适应性协调观点、服务质量维度、银行服务质量等营销领域学者已有的成果,本文对现有研究有价值的核心观点及精髓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凝练和总结,发现现有学者研究的理论空白点,为基于标准化和适应性协调的银行感知服务质量测度模型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BSQ(S/A)模型的创建及测度量表的开发。本文首先介绍了量表开发的基本流程、模型构建的理论依据,然后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理论构建基于标准化和适应性协调的银行感知服务质量测度模型,并对其基本变量进行了界定,之后通过研究文献等相关二手资料的搜集以及对银行领域专家、高端个人客户的访谈调研,形成了初步的测度量表,并利用预调研对80名受访者的数据进行了处理,并根据结果对问项进行相应的修正,确定问卷的最终形式和内容。
   第三部分,在BSQ(S/A)模型的实证检验方面,本文利用修正后的问卷,通过实地调研和网络调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正式调研,收集了288份有效问卷,利用SPSS15.0及Lisre18.7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最终形成了高端个人客户对银行前台服务和后台服务的标准化程度的期望和感知共9个指标45个项目的测度量表,包含了高端个人客户对银行柜台人员服务水平、客户经理服务水平、服务流程、服务产品、促销活动、渠道、有形展示、服务价格及风险管理程序等9个方面的标准化程度的期望和感知。
   第四部分,BSQ(S/A)模型的应用。通过对各变量数据进行平均值及标准差等分析,本文就高端个人客户对银行服务的标准化程度的期望值及感知值形成了总体的印象,发现中国商业银行在标准化和适应性协调策略实施方面的不足并挖掘其深层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商业银行提升高端个人客户对银行整体的感知服务质量的管理建议,认为中国商业银行必须完善柜台人员和客户经理的规范化、标准化的培训机制;并针对高端个人客户的具体营销活动,包括服务产品、业务流程、促销活动、渠道方式、有形展示、服务定价、风险管理等方面的标准化和适应性的协调策略。
   第五部分,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中国商业银行提升高端个人客户对银行整体的感知服务质量的一般管理建议,认为银行要实施标准化和适应性协调策略,首先应该以高端个人客户为中心,了解他们对银行营销活动各个方面的标准化程度的期望和感知,以此为基础,挖掘高端个人客户的内在相似性,进行营销策略的开发,并整体构建针对高端个人客户的基于标准化和适应性协调的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同时,构建完善的服务质量管理的支撑体系。
   最后,本文得出以下三个基本结论:第一,标准化和适应性协调策略是银行提升其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第二,BSQ(S/A)模型由9个测度指标及45个测度项目构成,是测度银行基于标准化和适应性协调的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的有效工具;第三,在BSQ(S/A)的应用方面,银行应深层挖掘利用BSQ(S/A)进行调研的数据的内涵,在分析其深层原因的基础上,实施相应营销策略,并从BSQ(S/A)模型所包含的9个维度构建完善的服务质量管理体系。
   本文的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将标准化和适应性的核心价值理论引入服务营销管理理论中的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研究。基于标准化和适应性协调的服务质量研究是将总部及其各个分支机构作为整体进行研究,突破了以往的服务质量研究将银行的总部或者某个分行、支行作为研究对象的研究局限;(2)将标准化和适应性协调的理论观点深化到银行这一特殊行业,针对银行如何从营销层面具体实现标准化和适应性策略的协调进行了系统研究,弥补了标准化和适应性策略应用于银行业的缺失;(3)从顾客的视角对标准化和适应性协调策略进行了拓展性的研究,使得测度模型的应用更具操作性,有效弥补了以往学者单纯从企业角度出发研究企业标准化和适应性策略的缺陷;(4)构建了基于标准化和适应性协调的银行感知服务质量测度模型并进行了实证检验,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中国商业银行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一般管理建议,以期为其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