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信息交流理论模型的个人时间管理软件设计
【6h】

基于信息交流理论模型的个人时间管理软件设计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理论研究及软件设计现状

1.3 论文研究目的与方法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框架

第二章 基于信息交流模型的时间管理系统

2.1 时间管理运行的机制

2.2 信息交流模型的引入

2.3个人因素

2.4 环境因素

2.5 软件在时间管理中的作用

2.6 时间管理系统模型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个人时间管理软件设计研究

3.1 目标导向的设计流程概述

3.2 现有时间管理软件分析

3.3 用户访谈

3.4 访谈结果总结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个人时间管理软件交互设计

4.1功能规划

4.2 信息架构

4.3 主要界面定义—线框图

4.4 情境剧本走查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用户界面设计与测试

5.1 界面设计细节

5.2 用户测试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针对信息时代背景下,年轻白领及高校学生面临的时间管理压力问题,结合理论研究,运用目标导向设计方法,提出了符合第四代时间管理理念的软件设计方案。
  理论研究阶段,本文主要工作为:1)引入“信息交流理论”,从信息交流的角度,梳理管理学及认知心理学中与时间管理相关的研究成果;2)结合文献研究,构建起综合用户、软件和环境因素的时间管理系统模型;3)在模型基础上,分析了软件对时间管理过程的影响方式,归纳了软件在计划监督、认知引导和信息沉淀三方面的作用。为相关软件的功能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设计研究阶段,本文采用目标导向设计方法,研究了以下内容:1)通过市场调研,了解现有时间管理软件设计的优缺点;2)通过用户访谈及用户角色模型的建立,了解年轻白领和学生群体的态度、能力和行为模式等特征;3)通过场景剧本的构建,梳理时间管理相关需求。为软件设计提供方向与具体目标。
  设计实践阶段,本文主要成果为:1)构建了侧重认知引导和信息沉淀功能的时间管理软件原型;2)设计了符合用户心理模型的软件操作界面;3)借助高保真原型展开用户测试,评估了该软件的可用性,初步验证了课题研究成果的有效性。
  经项目团队共同努力,本文设计成果已落实到软件代码并在应用市场上线,丰富了时间管理软件的类型,为相关软件的创新设计提供了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