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学生自我概念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6h】

大学生自我概念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 引言

1.2 文献综述

1.2.1 自我概念的界定

1.2.2 自我概念的结构

1.2.3 自我概念的功能

1.2.4 大学生自我概念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1.3 已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的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第二章 实证研究

2.1 研究方法

2.1.1 被试

2.1.2 研究工具

2.2 施测程序与方法

2.2.1 培训主试

2.2.2 施测

2.2.3 数据的整理与统计分析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基本特点

3.1.1 自我概念的性别差异

3.1.2 自我概念的专业差异

3.1.3 自我概念的年级差异

3.1.4 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自我概念的差异

3.1.5 不同家庭来源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差异

3.1.6 不同学业水平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差异

3.2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特点

3.2.1 大学生在SCL-90各因子得分的总体情况

3.2.2 不同大学生SCL-90即症状自评量表得分的差异分析

3.3 大学生自我概念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3.3.1 大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3.3.2 大学生自我概念与SCL-90的逐步回归分析

第四章 分析与讨论

4.1 大学生自我概念的特点

4.1.1 自我概念的性别差异

4.1.2 自我概念的专业差异

4.1.3 自我概念的年级差异

4.1.4 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自我概念的差异

4.1.5 不同家庭来源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差异

4.1.6 不同学业水平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差异

4.2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特点

4.2.1 大学生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得分的总体情况

4.2.2 不同大学生SCL-90及症状自评量表得分的差异分析

4.3 大学生自我概念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4.3.1 大学生自我概念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4.3.2 大学生自我概念与SCL-90得分的相关分析

4.3.3 大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逐步回归分析

第五章 研究结论

第六章 对策研究

6.1 教育建议与干预措施

6.1.1 努力培养大学生积极的自我概念

6.1.2 关注特殊群体的心理问题

6.2 本研究的不足

6.3 今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大学时期是个人发展过程中非常关键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制约着大学生各方面的发展。自我概念作为一个复杂的心理系统,也是个人人格结构的重要基础,对个体心理健康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本研究以Fitts编制的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SCS,台湾林邦杰修订版)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为研究工具,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调查分析了512名大学生自我概念和心理健康的主要特点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通过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及方差分析,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1)大学生自我概念大部分维度上存在性别上的显著差异。
   (2)大学生自我概念大部分维度上不存在显著的专业差异。
   (3)不同年级大学生自我概念差异显著,大三年级的自我概念比较消极,大四年级的自我概念最积极。
   (4)独生子女在家庭自我、社会自我和自我满意维度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
   (5)大学生自我概念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农村来源的大学生自我概念最消极。
   (6)不同学业水平大学生在自我概念的各个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学业水平为下的大学生自我概念更为消极。
   (7)大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除了躯体化、敌对和偏执外,其他各因子均显著高于中国成人常模水平。
   (8)大学生SCL-90量表平均分的差异分析表明,在性别、家庭来源和是否为独生子女上存在差异,不存在年级、专业上的差异。
   (9)自我概念高分组大学生SCL-90的各因子得分均显著低于自我概念低分组。
   (10)大学生自我概念中自我批评与SCL-90得分呈正相关,其他因子与SCL-90得分呈负相关。
   (11)大学生自我概念对SCL-90平均分有较强的负向预测作用。
   本文的研究结论充实了大学生自我概念和心理健康的研究成果,可以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概念提供一些帮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