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型钌卡宾催化剂和新型硼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6h】

新型钌卡宾催化剂和新型硼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新型烯烃复分解催化剂概述

1.1.1烯烃复分解反应类型

1.1.2烯烃复分解反应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1.13烯烃复分解催化剂的催化机理

1.1.4钌催化剂活性与结构的关系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改进

1.1.5文献计量学分析

1.2有机硼化合物的概述

1.2.1硼化合物的基本特点

1.2.2有机硼化合物的发展与现状

1.2.3硼化合物的应用

1.3立题依据

1.3.1新型钌卡宾催化剂的立题依据

1.3.2新型有机硼化合物合成的立题依据

第二章二茂铁卡宾钉催化剂的合成与表征

2.1前言

2.2所用仪器及测试方法

2.3所用试剂与表征方法

2.3.1主要试剂的来源及规格

2.3.2溶剂和试剂的处理

2.4反应原料的制备及底物的合成

2.4.1丁基锂的制备

2.4.2三环己基膦的制备

2.4.3 RuCl2(PPh3)3的制备

2.4.4催化底物A的合成

2.4.5 Grubbs催化剂的制各

2.5配体及二茂铁钌卡宾催化剂的合成

2.5.6环戊二烯基(甲酰环戊二烯基)铁茂

2.5.7环戊二烯基(乙烯环戊二烯基)铁茂(Fc-CI-I=CH2)

2.5.8二茂铁卡宾钉催化剂的合成

2.6催化剂活性的测试和比较

2.6.1催化剂活性的测试

2.6.2二茂铁卡宾钌催化剂的活性与Grubbs第一代催化剂活性的比较

2.7二茂铁卡宾钉催化剂的核磁共振氢谱

2.8交换配体及催化剂合成的讨论

2.9结果分析

第三章对二茂铁苯基卡宾钌催化剂的合成及表征

3.1原料的制备

3.1.1对氨基苯甲醛的合成

3.1.2对甲酰苯基二茂铁

3.1.3对乙烯苯基二茂铁

3.1.4对二茂铁苯基-对甲基苯磺酰腙

3.1.5对二茂铁苯基重氮苄的合成

3.2对二茂铁苯基卡宾钌催化剂的合成及活性测试

3.2.1对二茂铁苯基卡宾钉催化剂合成

3.2.2催化剂活性测试

3.2.3对二茂铁苯基卡宾钌催化剂与Grubbs第一代催化剂催化活性比较

3.3对二茂铁苯基卡宾钌催化剂的核磁表征

3.4催化剂合成的讨论

3.5 Grubbs催化剂与交换配体交换时所得的偶联产品

3.6小结

第四章新型硼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4.1前言

4.2所用仪器及测试方法

4.2.1红外光谱

4.2.2核磁共振光谱

4.2.3 X-ray单晶衍射

4.3原料及试剂提纯

4.3.1主要试剂的来源及规格

4.3.2试剂的提纯

4.4反应原料的制备

4.4.1 2-溴-6-叔丁基苯酚

4.4.2 2-溴-6-甲基苯酚的制备

4.4.3苯基锂(乙醚溶液)的制备

4.4.4三苯基硼的制备

4.5新型硼化合物的制备

4.5.1硼化合物1的制备(乙醚中)

4.5.2硼化合物2的制备(乙醚中)

4.6产品表征

4.6.1红外光谱表征

4.6.2硼化合物1和2的核磁共振氢谱表征

4.6.3硼化合物1的核磁共振碳谱表征

4.6.4硼化合物1的核磁共振硼谱表征

4.7单晶结构

4.7.1硼化合物1的单晶结构

4.7.2硼化合物2的单晶结构

4.8结果与讨论

第五章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简写符号及其意义

致 谢

展开▼

摘要

本论文主要由两个方向的课题组成。 一新型钌卡宾催化剂的合成与表征烯烃复分解反应因为可以形成多种多样的碳碳键而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其中Grubbs第一代催化剂[(PCy3)2Cl2Ru=CHPh]是很关键的催化剂。我们可以设计不同类型的催化剂,根据所设计催化剂的特点可以实现不同的应用。 二茂铁与苯环一样具有芳香性,同时也是供电子基团,二茂铁还可以进行氧化还原反应而不改变其骨架结构。在本论文中,分别用含有二茂铁基团的配体二茂铁乙烯和对二茂铁苯基乙烯与Grubbs催化剂进行配体交换,得到二茂铁卡宾钌催化剂和对二茂铁苯基卡宾钌催化剂,并对此两种催化剂进行了核磁表征和催化活性的测试。 除此之外,在合成对二茂铁苯基卡宾钌催化剂的同时,也得到了Grubbs催化剂催化交换配体的复分解产物1,2-二=(4-二茂铁基苯基)乙烯,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其结构。 二新型硼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有机硼试剂及其应用研究在金属有机化学领域中是较为成熟的重要分支之一,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近年来研究工作的重点是利用有机化学领域的新成果进行制备或改进其原有的合成和制备方法。 在本论文中,分别利用2-溴-6-叔丁基苯酚和2-溴-6-甲基苯酚与丁基锂反应,得到双锂盐,然后分别用双锂盐与三苯基硼反应,得到新颖的偶联产物,并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核磁共振硼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表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