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情幽兴远,声律宛态——刘昚虚诗歌特色及其诗史地位研究
【6h】

情幽兴远,声律宛态——刘昚虚诗歌特色及其诗史地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第一章刘昚虚生平交游考

第一节刘昚虚生平考

第二节刘昚虚交游考

第二章刘昚虚的诗歌体式和审美内涵

第一节刘昚虚诗歌体式及内容

第二节刘昚虚诗歌的语言艺术及审美内涵

第三章刘昚虚诗歌风格的成因及诗史浮沉

第一节刘昚虚诗歌风格及成因

第二节刘昚虚诗史地位的生成及浮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盛唐诗人刘昚虚为人真诚重情、诗风清逸淡泊,在历史上曾经享誉文坛、评价颇高。他雅好禅佛,不曾有过高位重权,而是喜爱宁静的隐居生活和山水田园,而且与他交游的人也有很多过着隐居山林、僧道相伴的生活,因此他的诗中大多描写清幽旷远的山林之景,体现着冲淡平和、空明清奇的风格,并且带有明显的禅风韵味。古代很多诗集和诗评都对他的诗歌评价很高,尤以《河岳英灵集》和《渔洋诗话》最为突出。殷瑶的《河岳英灵集》称他的诗“情幽兴远,思苦语奇”,王士稹在《渔洋诗话》中更表示“其诗超远幽复,在王孟王昌龄祖咏伯仲之间”,既表明其创作功力深厚,又可知他的诗名不凡。当今对于刘昚虚的研究较少,他在古时为人称颂的诗坛地位如今也已沉寂多年,但是与之交好的孟浩然、王昌龄等人皆在后世诗名长存,与逐渐淡出人们视野的刘昚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中缘由也颇有值得研究之处。
  本文首先考证刘昚虚的生平交游情况,在此基础上联系历代诗评研究其诗歌的体裁内容以及独特风格,对以往的研究成果予以补充和完善,使刘昚虚的生平资料完整清晰、诗歌特点及其在文学史的地位更加深入明确,以期充分认识刘昚虚其人其诗,进而对盛唐诗歌有更全面的体悟。
  本篇论文试对以上内容逐一进行详细分析,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刘昚虚生平交游考。生平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证:刘昚虚的生卒年、籍贯、进士及第情况、家族和诗歌创作情况。交游考则是主要研究与刘昚虚有过诗歌唱和往来的诗人的诗歌和事件,补充刘昚虚的生平年谱。第二章,刘昚虚诗歌的诗歌体式和审美内涵。本章将从刘昚虚诗歌的体裁、内容和风格三方面分别论述,从刘昚虚现存的十七首诗人手,通过他对五古诗的偏好,以及写景、怀友和感怀等三方面的内容,结合历代诗评分析每一首诗的内容和表达情感,探析其诗歌的审美特征以及他情幽兴远、声律宛态的语言艺术,进而论述刘昚虚冲和平淡、空明清奇的风格特点。第三章,刘昚虚诗歌风格的成因及诗史浮沉。主要通过刘昚虚的生长生活环境、短暂的为官经历及其佛教信仰的影响等方面对刘昚虚的诗歌之特点及成因作分析,并且从他由“显’’到“隐”的现象了解其诗名在历史上的浮沉变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