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消费主义文化时代:女性的流行叙事与想象——从女性主义角度阐释流行影视剧的传播机制
【6h】

消费主义文化时代:女性的流行叙事与想象——从女性主义角度阐释流行影视剧的传播机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绪论

1.1 本论题的研究现状

1.2 本论题的研究意义

1.3 本论题的研究方法

1.3.1 跨学科的方法

1.3.2 阐释的方法

1.3.3 文献研究方法

1.4 本论题的关键概念

1.4.1 消费主义文化

1.4.2 女性主义

1.4.3 流行影视剧

1.4.4 传播机制

第二章 消费主义文化时代流行影视剧的女性呈现模式

2.1 流行影视剧中女性的呈现模式

2.1.1 灰姑娘模式

2.1.2 花木兰模式

2.1.3 潘多拉模式

2.1.4 盖娅模式

2.1.5 奋斗模式

2.1.6 公主模式

2.2 流行影视剧的发展阶段及特点

2.3 流行影视剧广泛传播的原因

2.3.1 商业需求

2.3.2 生活需求

2.3.3 传统文化的体现和沿袭

2.3.4 西方文化的渗透

2.3.5 独特的叙事手法

2.4 流行影视剧传播产生的影响

2.4.1 引导消费者行为

2.4.2 表达女性话语

第三章 流行影视剧的传播特点及传播效能模式

3.1 流行影视剧的传播特点

3.1.1 符号化

3.1.2 “他者”话

3.1.3 单一化

3.2 流行影视剧的传播效能模式

3.2.1 被动与主动接收

3.2.2 刻板印象的形成

3.2.3 认同

3.2.4 形成行为模式与价值观念

第四章 女性面临的文化问题及流行影视剧发展对策

4.1 消费社会女性面临的文化问题

4.1.1 男权思想的根深蒂固导致大众文化传播中性别意识的缺失

4.1.2 女性文化自我认同产生误区

4.1.3 性别平等意识主流化的欠缺

4.2 流行影视剧的发展对策

4.2.1 建构两性平等的和谐性别文化

4.2.2 促进女性意识的觉醒

4.2.3 对新女性形象进行多层次塑造

4.2.4 寻求更多的男性话语支持

4.2.5 加强新闻媒介把关人的作用,树立影视剧工作者的性别意识

第五章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以消费主义文化时代为研究背景,以女性主义为切入角度,以流行影视剧为研究对象,从一个全新角度展开探索,对流行影视剧传播的过程进行理论化、系统化的分析,对流行影视剧传播形态进行梳理,分析传播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把握其传播的关键环节,探求传播的内在规律性,以防止流行影视剧发展的庸俗化倾向。
   本文运用了跨学科研究、阐释研究、文献研究的研究方法及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对流行影视剧的传播机制进行阐释。在流行影视剧中女性呈现模式方面,本文对已有学者提出的四种模式进行再阐释,并归纳出两种全新的模式。试图通过几种女性呈现模式的发展阶段特点透视流行影视剧广泛传播的原因以及在传播过程中产生的诸多影响。通过分析流行影视剧传播中呈现的符号化、单一化、他者化的特点,归纳其传播效能模式。针对女性在消费社会面临的文化问题及流行影视剧内容呈现的两性失衡问题,寻求发展对策,即在建构两性平等的和谐性别文化,促进女性意识的觉醒基础上对新女性形象进行多层次塑造,同时寻求更多的男性话语支持。最重要的是要加强新闻媒介把关人的作用,树立影视剧工作者的性别意识。
   本文在论证观点时运用了大量例证佐证观点,从而保证了论文逻辑的严谨性和内容的充实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