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抵挡汤对STZ诱导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影响的实验研究
【6h】

抵挡汤对STZ诱导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影响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背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最严重和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糖尿病因糖代谢障碍致全身各组织器官的微血管异常,在眼部可引起视网膜缺血缺氧,新生血管形成,纤维增殖等,以致视网膜脱离,甚至导致视力丧失。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中医则根据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所引起视功能障碍的程度不同而有不同的称谓,如“暴盲”、“消渴目病”、“视瞻昏渺”等。因本病具有外眼正常,从内而蔽之的特点,故归属于中医学的“内障”眼病范畴。抵挡汤出自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由水蛭、桃仁、虻虫、大黄4味药组成,是治疗蓄血实证的经典破血逐瘀名方,具有活血通络、逐瘀攻下之功效。本实验以抵挡汤为主线,通过形态学和基因表达两条途径,分析抵挡汤对STZ诱导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的可能作用机制,以求寻找中医药防治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新思路。
   目的:通过STZ诱导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探讨不同时间段给予抵挡汤干预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相关血清学指标、形态学及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利用链脲佐菌素(STZ)尾静脉注射,配合高脂饲料饮食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抵挡汤晚期组、抵挡汤中期组、抵挡汤早期组、辛伐他汀组、罗格列酮组。观察抵挡汤对糖尿病大鼠生长状态、体重、血糖、血胰岛素的影响,HE染色后观察视网膜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染色观察ICAM-1和VCAM-1蛋白的表达,RT-PCR方法检测视网膜VEGF、TGF-β1和PKC-β2mRNA的表达,探讨抵挡汤影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可能作用机制。
   结果:成功建立了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到实验12周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他各组大鼠体重明显升高,说明高脂饲料饮食可明显增加大鼠体重,而有助于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建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TZ诱导糖尿病造模各组大鼠血糖明显升高;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罗格列酮组大鼠血糖明显降低,而抵挡汤干预各组及辛伐他汀组大鼠血糖则无明显变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光镜下HE染色可见模型对照组大鼠视网膜结构不规则,水肿,细胞排列紊乱,有部分细胞突出于内界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抵挡汤早期组大鼠视网膜病变相对轻微。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视网膜ICAM-1和VCAM-1表达增多,表明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有明显病理改变;而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抵挡汤早期组、抵挡汤中期组、辛伐他汀组和罗格列酮组的大鼠视网膜免疫组化染色ICAM-1和VCAM-1表达减少,病理改变相对较轻。RT-PCR检测显示,正常对照组大鼠视网膜组织内VEGF、TGF-β1和PKC-β2的mRNA均有少量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视网膜组织内VEGF、TGF-β1和PKC-β2的mRNA表达均有一定程度的升高;而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抵挡汤早期组、抵挡汤中期组、辛伐他汀组和罗格列酮组的大鼠视网膜组织内VEGF、TGF-β1和PKC-β2的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其中以抵挡汤早期组大鼠视网膜组织内VEGF、TGF-β1和PKC-β2的mRNA表达减弱更为明显。
   结论:本研究在建立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基础上,观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发现抵挡汤一定时间段给药干预具有影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发生和发展的作用,尤其在抵挡汤早期干预后,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受到明显的保护,其病变发展得到延缓,这可能与抵挡汤降低ICAM-1和VCAM-1蛋白在视网膜组织表达,降低VEGF、TGF-β1和PKC-β2的mRNA在视网膜组织表达,从而抑制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的炎症反应等机制有密切联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