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孤雌激活人体外成熟卵母细胞和人孤雌胚胎干细胞建系的初步探讨
【6h】

孤雌激活人体外成熟卵母细胞和人孤雌胚胎干细胞建系的初步探讨

代理获取

摘要

人胚胎干细胞(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hESCs)是指从人囊胚期分离内细胞团(inner cell mass,ICM)能在体内长期增殖并保持未分化,同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一类细胞。近年来,关于hESCs诱导分化为表皮样干细胞、神经细胞、造血干细胞、心肌细胞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一定的进展。成功建立的hESCs系已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的许多领域,它潜在的医学应用也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热点。目前,人孤雌胚胎干细胞(human parthenogenetic embryonic stemcells,hPESCs)系的成功建立为hESCs建系提供崭新的来源,是预防移植细胞免疫排斥的潜在方法。但是人成熟卵母细胞来源十分有限,我们试图采用新的卵母细胞资源获得孤雌发育的胚胎,初步探讨hPESCs建系和鉴定的相关内容。本研究在人卵母细胞来源、孤雌激活条件、hPESCs的培养体系的建立等方面为应用孤雌生殖技术建立hPESCs系提供了新的思路。
   目的:了解电脉冲联合6-甲基氨基嘌呤(6-dimethylaminopurine,6-DMAP)孤雌激活人体外成熟卵母细胞后,获得的孤雌胚胎的发育潜能;初步探讨hPESCs的建系与鉴定工作。
   方法:未见第1极体排出的不成熟人卵母细胞,经过在体外受精(in vitrofertilization,IVF)培养液中体外培养,共获得减数分裂Ⅱ期(MⅡ)成熟卵母细胞117个,随机分两组。处理组成熟卵母细胞予以电脉冲联合6-DMAP孤雌激活,共59个;对照组不予人工孤雌激活,共58个;对比观察两组活化效率和胚胎早期的体外发育效率;继续观察并筛选发育至囊胚阶段的孤雌胚胎,机械法分离ICM,原代克隆培养。建立hPESCs的培养方法:将hPESCs接种在经过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处理的人包皮成纤维细胞(human foreskinfibroblasts,HFF)上,培养基含80%KnockOut-DMEM、20%Knock-Out血清替代物(Knockout serum replacement,KSR)及8ng/mL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等,用0.05%胰酶(0.05%trypsin-EDTA)消化细胞进行连续传代,经特异性标记物染色与核型检测达到鉴定hPESCs的目的。
   结果:
   1、电脉冲联合6-DMAP孤雌激活人体外成熟卵母细胞,处理组活化率为32.20%,对照组活化率为12.07%,处理组活化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处理组卵裂率为21.10%,囊胚形成率为25.00%;对照组卵裂率为57.10%,囊胚形成率为0.00%。经过统计学分析,对于处理组和对照组的卵裂率、囊胚形成率来说,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处理组中的1个电脉冲联合6-DMAP孤雌激活的孤雌胚胎发育至囊胚阶段,分离ICM、原代培养并接种于HFF饲养层上,可以使hPESCs呈克隆样生长,命名为hPESCs-081012,利用本研究建立的hPESCs培养体系,体外长期扩增超过20代,生物学鉴定符合hESCs标准。
   4、hPESCs特异性标记物免疫组化染色
   在HFF饲养层上生长的hPESCs克隆,抗Oct-4抗体免疫组化染色呈绿色荧光,抗SSEA-3抗体和抗SSEA-4抗体染色呈红色荧光,抗SSEA-1抗体染色未见明显荧光显色。
   5、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P)染色
   AP染色可见hPESCs克隆呈蓝紫色着色,而HFF饲养层细胞未见着色
   6、核型检测
   hPESCs-081012细胞系体外培养20余代,核型保持正常:46,XX。
   结论:电脉冲联合6-DMAP能够有效孤雌激活人体外成熟卵母细胞。本研究成功建立适合的HFF饲养层与HPESCs培养体系,维持HPESCs-081012保持高度增殖及不发生自发分化的特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