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功能的神经电生理比较研究
【6h】

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功能的神经电生理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符号说明

声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1对象和方法

2结果

3讨论

4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神经电生理检查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糖尿病神经病变不同类型神经纤维的功能状况和损害特点,分析接触性热痛诱发电位(CHEP)、神经传导(NCS)、F波、皮肤交感反应(SSR)对糖尿病神经损害的评价作用。 方法:糖尿病患者50例,对照组50例,应用CHEP刺激器,分别刺激右侧前臂、手背、小腿皮肤,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标准,对刺激强度进行分级;采用Keypoint.net(Medoc Ltd)肌电图仪于Cz点记录诱发电位的主要成分,测定其N波潜伏期、N-P波波幅。采用Keypoint.net(Medoc Ltd)肌电图仪,分别测定所有受试者右侧正中神经、尺神经、胫后神经、腓总神经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右侧正中神经F波;并行糖尿病组四肢SSR测定。测定电生理参数包括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运动末端潜伏期、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动作电位的潜伏期和波幅、F波潜伏期和传导速度、F-M潜伏期、F波引出率、SSR波幅、SSR起始潜伏期等。 结果: 1.糖尿病组各刺激部位CHEP引出率较对照组减低(P<0.05)。糖尿病组各刺激点记录的N波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前臂、手背、小腿潜伏期分别为(ms):400.72±29.93 vs388.57±25.00,421.83±28.18 vs407.79±28.95,472.08±40.38 vs449.64±30.35,均P<0.05],N-P波波幅减低[分别为(μV):28.2(18.9)vs50.0(26.3),23.3(15.6) vs44.2(28.4),21.5(14.3)vs38.2(29.9),均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糖尿病组27例上肢NCS正常,其CHEP前臂及手背刺激波幅均较对照组减低[分别为(μV):35.0(29.1) vs50.0(26.3),23.3(15.6)vs44.2(28.4),均P<0.01],手背刺激潜伏期延长(ms):423.18±31.87 vs407.79±28.95,P=0.045。19例下肢NCS正常,小腿刺激波幅较对照组减低(μV):23.8(18.3)vs38.2(29.9),P<0.01,潜伏期延长(ms):468.19±31.75 vs449.64±30.35,P=0.0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3.糖尿病组刺激前臂、手背、小腿对应的VAS评分分别为4.6±1.2、4.3±1.0、3.9±1.1;对照组分别为:6.4±0.8、5.8±0.9、5.3±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4.糖尿病组CHEP下肢-上肢波幅比较对照组减低(P<0.05)。 5.糖尿病组右侧正中、尺、胫后、腓总神经NCS运动远端潜伏期延长、波幅减低[分别为(mV):8.99±2.41 vs10.72±2.22,8.51±2.02 vs9.90±1.60,6.73±3.09vs8.81±3.40,4.23±1.85 vs5.65±2.03,均P<0.01]、传导速度减慢[分别为(m/s):53.39±4.44 vs57.23±3.97,58.68±6.55 vs64.91±5.71,45.75±5.01 vs50.06±4.42,45.16±5.29 vs49.71±5.84,均P<0.01];感觉传导波幅减低[分别为(μV):11.68±5.25vs19.47±6.94,8.61±4.28 vs11.89±4.63,1.29±0.51 vs1.90±1.17,1.55±0.49 vs2.02±0.79,均P<0.05]、传导速度减慢[分别为(m/s):44.57±6.37 vs50.53±5.15,52.26±5.98 vs56.92±5.24,40.20±3.20 vs42.67±4.09,51.89±7.61 vs55.84±5.88,均P<0.05],正中、尺神经感觉传导远端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6.糖尿病组下肢神经传导总异常率高于上肢(P<0.05),上肢感觉神经传导结果显示波幅异常较传导速度异常明显(均P<0.05),且上下肢运动神经异常的比例均低于感觉神经(均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7.糖尿病组较对照组F波潜伏期延长(ms):28.77±2.79 vs26.67±1.87,P<0.01,F-M潜伏期延长(ms):25.50±2.87 vs23.71±1.88,P<0.01,F波传导速度减低(m/s):61.64±5.24 vs65.76±5.53,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8.糖尿病组29例正中神经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正常,其正中神经F波潜伏期、F-M潜伏期、F波传导速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9.糖尿病组有27例上肢正中神经、尺神经感觉和运动传导均正常,其中上肢SSR异常15例(55.6%)。19例下肢胫后神经、腓总神经感觉和运动传导均正常,其中下肢SSR异常13例(68.4%)。糖尿病组双下肢SSR异常率高于双上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0.糖尿病组上肢运动神经传导异常率高于F波,上肢感觉神经传导异常率高于F波和运动神经传导;下肢感觉神经传导异常率高于运动神经传导;上下肢SSR异常率均高于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糖尿病神经病变可累及感觉神经、运动神经、自主神经、A6小纤维等不同纤维神经,而且具有神经远、近端多节段均受累的特点;其周围神经存在脱髓鞘改变,也存在轴索变性,并以轴索损害为主。感觉纤维损害重于运动纤维;早期可仅有小纤维神经选择性的受累,不同纤维神经损害均具有长度依赖性的特点,下肢损害重于上肢。神经电生理检查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