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疆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途径研究——以南疆三地州为例
【6h】

新疆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途径研究——以南疆三地州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导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1.4 研究范围界定及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理论与评价标准

2.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理论

2.2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评价标准

第3章 新疆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状与差距分析

3.1 新疆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展情况分析

3.2 新疆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差距分析

3.3 对新疆贫困地区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评述

第4章 影响新疆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因素分析

4.1 自然环境因素

4.2 基础设施因素

4.3 经济因素

4.4 社会因素

4.5 宗教和习俗因素

4.6 制度因素

第5章 新疆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分析

5.1 贫困程度深,扶贫开发任务艰巨

5.2 经济规模和总量小,经济发展水平低

5.3 区域发展不平衡

5.4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农牧民增收难

5.5 城镇水平低,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难

5.6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差异明显

5.7 贫困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文化产业投入偏低

5.8 维护稳定形势严峻

第6章 新疆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途径

6.1 继续实施产业扶贫战略

6.2 坚持城乡同步发展战略

6.3 加快科技扶贫战略实施速度

6.4 加大智力扶贫战略实施力度

6.5 促进实施生态扶贫战略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新目标,新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道路上,应清楚的认识到新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依然是贫困地区,而重中之重仍然是南疆三地州。
  本研究依据2008年6月由国家统计局正式印发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方案》测算出,2011年新疆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过半,综合实现程度为52.84%,南疆三地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综合实现程度仅为52.51%。通过对比分析展现了新疆贫困地区、南疆三地州与新疆、全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差距。寻找出自然环境因素、基础设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宗教和习俗因素及制度因素,这六个制约新疆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因素并进行逐一分析。
  通过对新疆贫困地区和南疆三地州全面小康社会进程与新疆和全国的全面小康社会进程比较分析,并对影响新疆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影响新疆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八个难点。对八个难点进行破解分析得出了继续实施产业扶贫战略;坚持城乡统筹、同步发展战略;加快科技扶贫战略实施速度;加大智力扶贫战略实施力度;促进实施生态扶贫战略这五个措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