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清喉利咽口含片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
【6h】

清喉利咽口含片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仪器和材料

1.1 仪器

1.2 试剂

1.3 辅料

1.4 试药

1.5 实验动物

1.6对照药材和对照品

2 清喉利咽口含片的制备工艺设计

2.1 清喉利咽方的处方组成

2.2 清喉利咽方的提取工艺的筛选

2.3剂型的选择

2.4 清喉利咽方的制备工艺

3 清喉利咽方的提取工艺的考察

3.1 复方中指标性成分的选择

3.2复方中指标性成分的测定

3. 3 方法学考察

3.4提取工艺的优选

4 清喉利咽口含片的成型工艺考察

4.1 浸膏粉和挥发油的制备

4.2 口含片辅料的种类的筛选

4.3 评价指标的选择

4.4 口含片辅料用量的筛选

4.5 口含片处方的优化

4.6 口含片成型工艺的筛选

4.7 口含片的制备

5.清喉利咽口含片的质量标准

5.1 性状

5.2 鉴别

5.3 重量差异

5.4 崩解时限

5.5 硬度

5.6 含量测定

6.清喉利咽口含片的稳定性研究

6.1 方法学考察

6.2 影响因素实验

6.3 稳定性考察

7药理实验

7.1 清喉利咽口含片最大耐受剂量实验

7.2 清喉利咽口含片对急性炎症的影响

7. 3 慢性咽炎模型的建立

7.4 药理实验结果

讨论

1 提取工艺部分

2 成型工艺部分

3 质量标准部分

4 药理实验部分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金银花的药理活性成份及其提取工艺研究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展开▼

摘要

目的:研究清喉利咽口含片的制备工艺,建立其质量标准,对其稳定性和初步药效学进行研究,为该制剂的生产、包装、储存和使用提供理论科学依据。
  方法:
  (1)采用响应面法以HPLC测定绿原酸和总黄酮(以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甘草苷、芦丁之和计)质量浓度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优选出复方的最佳水提工艺。HPLC条件:XTerra 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A)-0.5%磷酸水(B)梯度洗脱(0~12min,9%A;12~15min,9%~15%A;15~40min,15~45%A;40~50min,45%~15%A;50~80min,15%A);流速1.0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327nm(绿原酸),256nm(黄酮类);进样量10μL。
  (2)采用单因素结合正交设计以外观、口感、破碎强度和溶散时限为评价值指标优选出不同辅料配比的的最佳成型工艺。
  (3)建立该制剂的质量标准并对其稳定性进行研究:采用TLC对含片中的金银花、玄参、山麦冬和甘草进行薄层鉴别,对制剂的重量差异、崩解时限、硬度及绿原酸的含量进行测定,对制剂的稳定性进行影响因素试验和经典恒温加速试验。
  (4)采用昆明小鼠进行最大耐受量及抗炎试验,并采用Wistar大鼠建立慢性咽炎模型。
  结果:
  (1)模型拟合度为0.9434。将金银花、山麦冬、西青果、玄参、乌梅、桔梗、甘草7味药材进行回流提取,确定了最佳的提取工艺:浸泡时间120min,物料比16倍,提取时间40min,提取次数2次。复方中的绿原酸、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甘草苷、芦丁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88%,101.85%,100.85%,97.81%,RSD分别为2.37%,2.62%,2.80%,2.23%。(2)口含片的最佳成型工艺为:75%浸膏粉、25%稀释剂(乳糖-甘露醇2:1),浸膏粉和稀释剂用量5%的甜菊糖苷,过100目筛,混匀,加入φ=100的乙醇制软材,制粒(过2号筛),于60℃干燥120min,整粒(2号筛),加入2%硬脂酸镁和喷入含醇薄荷油,压片。
  (3)影响因素实验表明:口含片中绿原酸对光热,空气,湿度敏感,容易降解,含片容易吸湿,采用经典恒温法的测定无包装素片有效期为5个月。
  (4)最大耐受量试验未见明显毒性反应。抗炎试验结果:剂量组、阳性组与空白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剂量组与阳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1)建立的数学模型稳定性好,可用于预测。液相条件可用于同时测定清喉利咽方中绿原酸和三种黄酮的含量测定。
  (2)清喉利咽口含片处方合理,工艺稳定,适合工业化生产。
  (3)该含片应当密封,避光,放置于阴凉通风处,以延长有效期。
  (4)最大耐受量试验表明清喉利咽口含片的日用量是安全的,抗炎试验表明清喉利咽口含片具有干预急性炎症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