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包虫病所致过敏性休克危险因素的识别和肺组织差异基因表达的研究
【6h】

包虫病所致过敏性休克危险因素的识别和肺组织差异基因表达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细粒棘球蚴病所致过敏性休克患者危险因素的识别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棘球蚴病致反复发生过敏性休克患者免疫学特征分析——附2例病例报导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cDNA微阵列研究细粒棘球蚴感染C57小鼠囊液致敏前后肺组织基因的差异表达

1 研究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囊型包虫病致过敏性休克过敏原的研究进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展开▼

摘要

目的:在包虫病的临床实践中,因手术、外伤、自发性囊肿破裂等导致的过敏性休克为该病严重的并发症,其来势凶猛,处置不当可致严重后果,甚至死亡。目前对于包虫所致过敏性休克的研究甚少,且都是在过敏的动物模型的基础上复制,并不能够代表临床,使得一直以来围术期包虫所致过敏性休克的研究处于停滞状态。如果在临床已发病例的基础上能够通过回顾性的研究调查明确围术期发生包虫所致过敏性休克的危险因素,对以后预行包虫手术的患者进行提前合理的预防,来降低发生率、改善预后,为建立包虫病患者致过敏性休克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目前认为过敏反应是一种由多个基因协同作用、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免疫性遗传病,由相当多的微效基因共同参与加上环境因素的协同而发病。各个基因之间、多个基因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可能对过敏性疾病的发生起着推动作用。基因芯片技术可以从多角度对具体病例的基因特征进行分析。通过扫描分析,得出基因表达的差异信息,从而对阐明包虫所致过敏性休克的分子遗传学发病机制、早期基因诊断和药物敏感性基因的筛选提供参考。
  方法:⑴2008年1月—2013年9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收治细粒棘球蚴病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过敏性休克病例16例。对照组:未发生过敏性休克病例43例。对患者的所有人口学、影像学、临床资料、免疫学进行汇总比较,揭示围术期包虫病所致过敏性休克患者的临床与免疫学危险因素。⑵对两例反复发生包虫所致过敏性休克患者的免疫学特性和围术期管理进行分析找出规律。⑶从屠宰场自然感染 Eg的绵羊肝脏中采集新鲜原头蚴(PSC),经1%的胃蛋白酶消化后检测虫体活性并计数,于37℃、5%CO2条件下体外培养,在培养的不同时间点随机取适量样品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拍照并记录原头蚴生长发育情况,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培养囊泡的超微结构;分别将体外培养获得的Eg微囊以每鼠50个微囊的剂量,通过腹腔注射的方法分别接种C57小鼠,建立小鼠继发性感染模型。⑷建立棘球蚴继发感染小鼠动物模型,模拟临床使用囊液对包虫小鼠致敏建立小鼠包虫过敏反应模型,通过对小鼠肺组织进行基因表达谱芯片分析,分析其差异表达基因及通路。
  结果:①IL-4水平与囊肿的大小是围术期导致包虫病所致过敏性休克的独立的危险因素。当术前IL-4的水平大于415.67ng/ml的阈值时有发生围术期包虫所致过敏性休克的风险,灵敏度为75.0%,特异性为97.7%的。②当B超或是CT显示术前囊肿大小大于7.8厘米的阈值时,术中囊肿破裂的风险较大,灵敏度为81.3%的,特异性为76.7%的。③患者年龄每增加1岁,患者过敏性休克发生的风险降为原来的0.962倍。IL-4差值每增加1,患者过敏性休克发生的风险升高为原来的1.014倍;IL-10差值每增加1,患者过敏性休克发生的风险降低为原来的0.677倍,提示若细粒棘球蚴患者拟行包虫手术,且术前包囊直径超过7.8cm的患者,可采用术前降低IL-4或提高IL-10的方法来减轻或避免过敏性休克的发生。④第一次行包虫手术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患者,在第二次术前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水平仍然高于基础水平,且抗 EgCF和抗EgB抗体呈现+++,术前IgG水平增高明显。⑤棘球蚴病所致过敏性休克不同于Ⅰ型变态反应,除IgE水平升高外,还同时伴随有IgG1水平的升高;同时伴随有介质不同程度的释放增加,例如:组胺、PAF、TXB2。⑥通过基因表达谱的分析发现:在有无发生过敏反应时差异表达的基因集中在与代谢相关的基因、参与炎症反应的基因、与细胞凋亡相关的基因、和与免疫应答相关的基因上;而相关通路集中在MAPK信号通路、G蛋白偶联受体转导通路、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Wnt通路、Spliceosome通路、TGF-β信号途径都参与了过敏的发生发展过程。
  结论:⑴IL-4的水平大于415.67ng/ml,囊肿大小大于7.8厘米是围术期发生包虫所致过敏性休克的独立的危险因素。⑵第一次行包虫手术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患者,在第二次术前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水平仍然高于基础水平,且抗EgCF和抗EgB抗体呈现+++,术前IgG水平增高明显。仍有发生第二次过敏性休克的可能。⑶棘球蚴病所致过敏性休克除IgE水平升高外,还同时伴随有IgG1水平的升高;同时伴随有介质的释放增加,例如:组胺、PAF、TXB2。⑷围术期术式尽可能选择完整外囊切除,避免囊液外溢发生过敏性休克。⑸细粒棘球蚴感染与囊液所致过敏反应小鼠肺脏基因表达谱发生改变,涉及多个基因表达调控途径,而目前对这些基因只停留在浅层面的分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