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MK-1精密附件修复肯氏Ⅱ类牙列缺损重衬前后基牙牙周变化
【6h】

MK-1精密附件修复肯氏Ⅱ类牙列缺损重衬前后基牙牙周变化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2 实验材料和设备

3 实验内容与方法

4 质量控制

5 统计学分析

6 技术路线图

结果

1 修复治疗后即刻实验组与对照组基线资料比较

2 修复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GCF含量变化

3 实验组与对照组GCF-ALP变化分析结果

4 实验组与对照组BI结果

5 实验组与对照组GI分析结果

6 重衬前后基牙GCF、GCF-ALP指标变化情况

7 重衬前后基牙BI变化

8 重衬前后基牙GI变化

9 12例患者牙槽骨吸收情况

讨论

1 精密附着体修复肯氏Ⅱ类牙列缺损的优势

2 影响牙槽骨吸收的因素及测量方法

3 本实验检测指标的选择

4 本实验的特点

5 实验结果的分析及总结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新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展开▼

摘要

目的:评价 MK-1精密附着体修复肯氏Ⅱ类牙列缺损后重衬对维护基牙牙周组织健康的近期临床疗效。
  方法:KennedyⅡ类牙列缺损,远中游离端基牙健康,拟行MK-1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的患者12例。修复体预备范围内的游离端基牙12颗作为实验组,对侧同名牙12颗作为对照组。随访并依次记录两组基牙0、3、6个月的龈沟液(GCF)含量、出血指数(BI)、牙龈指数(GI)、龈沟液内碱性磷酸酶(GCF-ALP)活性。随访至第6个月时测量12例患者游离端牙槽骨吸收高度,并行义齿重衬。重衬后3个月记录实验组基牙GCF含量、BI、GI、GCF-ALP活性。分析经9个月的随访各项指标变化,进行临床疗效评估。
  结果:
  1)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后不同观察时间,实验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 GCF含量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I、GI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CF-ALP活性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不同观察时间点内,实验组组内 GCF含量,BI、GI及GCF-ALP活性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精密附件修复6个月重衬前后基牙 GCF含量,GCF-ALP活性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半年后,远端牙槽骨吸收,义齿与粘膜密合度降低,游离端基牙应力增大,出现轻度牙周炎症,在修复后适时重衬治疗,对近期基牙牙周组织保护,延长义齿使用寿命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