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与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差异分析
【6h】

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与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差异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2 方法

3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两组年龄、性别及BMI比较

2两组临床症状比较

31型、2型糖尿病差异性

讨论

1 发病机制

2 DKA与性别及糖尿病类型

3 诱因讨论

4 临床症状、体征分析

5 代谢指标的变化

6 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与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特点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展开▼

摘要

目的:
  探讨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与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诱因、代谢指标相关变化、临床及生化特异性差异,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预防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到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符合WHO诊断标准的100名中度至重度酮症酸中毒患者病程、诱因、糖化血红蛋白(HbAlc,glycosylated hemoglobin)、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气分析、血常规、尿常规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感染是诱发糖尿病发生酮症酸中毒的主要诱因;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表现与1型相似,但1型DKA血HCO3-明显低于2型DKA(p<0.05),1型DKA动脉Ph小于2型DKA(p<0.05),说明1型糖尿病酸中毒较重,预后也差。
  结论: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的急性并发症。各种应激、感染、不适当使用药物等均能打破机体内环境平衡,从而产生DKA,故应对感染等诱因进行预防和控制,最大限度的降低其对机体的危害,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而小剂量胰岛素能抑制炎症因子瀑布式放大,故应尽早使用;1、2型糖尿病DKA临床表现有差异,对l、2型糖尿病治疗应有倾向性。综合上述各个方面才能从根本上早预防、早治疗、控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生,减少治疗成本。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