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极端气候对茶叶生产影响的实证分析——以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为例
【6h】

极端气候对茶叶生产影响的实证分析——以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云南气候变化对茶叶生产的影响

1.2.1云南极端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1.2.2云南气候变化对茶叶生产的影响

1.3 产业结构优化及路径依赖理论

1.3.1相关概念

1.3.2产业结构优化

1.3.3路径依赖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1.5.1本文的创新之处

1.5.2本文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2.1.1研究区域

2.1.2数据介绍

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3.1研究内容

2.3.2技术路线

第三章 近五十年来隆阳区茶叶生产状况分析

3.1 隆阳区茶叶生产发展状况

3.1.1隆阳区茶叶生产发展历程

3.1.2隆阳区茶园发展状况

3.1.3隆阳区茶叶生产增长方式演变

3.1.4隆阳区茶叶生产增长之路径依赖性

3.2 隆阳区茶叶茶类结构演变

3.2.1隆阳区茶类结构的总体情况

3.2.2茶类相关变量计算

3.2.3隆阳区茶类结构的变化趋势

3.3 关于茶叶生产的主要内生变量均衡关系之协整分析

3.3.1关于茶叶产值影响因素之协整分析

3.3.2关于茶叶产量影响因素之协整分析

第四章 隆阳区极端气候变化特征

4.1 指标选取

4.2 隆阳区极端气候变化特征

4.2.1 1951-2017年隆阳区极端高温指数变化特征

4.2.2 1951-2017年隆阳区极端低温指数变化特征

4.2.3 1951-2017年隆阳区极端降水指数变化特征

第五章 隆阳区茶叶产量、毛茶价格对极端气候的响应

5.1 隆阳区茶叶指标与极端气象指数关联的研究时间段确定

5.2 隆阳区茶叶产量、毛茶价格对极端气候指数的响应

5.2.1毛茶价格对极端气候的响应

5.2.2茶叶产量对极端气候指数的响应

第六章 结论与对策

6.1 结论

6.2 对策与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以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为案例,从隆阳区茶叶生产状况、茶叶生产增长方式、茶类结构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展开研究;并结合隆阳区极端气候变化特征,进一步验证极端气候事件对隆阳区茶叶生产经济指标影响的统计关系;从以此为为依据提出了针对隆阳区茶叶生产的对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 (1)隆阳区茶叶生产方式已进入到良种化建设,推广无公害茶生产技术、高优茶园建设、标准茶园建设、有机茶园建设等阶段;红茶、绿茶是隆阳区的主要产品,其中绿茶具有更为明显的增长优势和比较优势;总产值、总产量等代表茶产业发展规模的总量指标与采摘面积、茶叶单产、涉茶人口等解释变量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当采摘面积增加1%,茶叶产量提高1.31%。 (2)隆阳区各极端高温指数均表现为一致上升趋势;极端低温指数中,霜冻日数FD、冷昼日数TX10p呈下降趋势,冷日阈值TXq10,月最低气温极值均呈一致上升趋势;极端降水指数中,中雨日数pn10mm和最长连续湿日数CWD呈下降趋势,最长连续干日数CDD呈上升趋势。 (3)1986-2017年隆阳区毛茶价格主要受暖日阈值TXq90、暖昼日数TX90p以及上一年毛茶价格的影响。夏秋季暖日阈值和暖昼日数的增加,有利于茶叶有效物质的合成和积累,有利于毛茶价格的提高。 (4)1986-2017年隆阳区冬春季冷日阈值升高,促使春茶提前萌发,使其成为明前茶,有利于提高毛茶价格,冷日阈值TXq10与毛茶价格PRICE呈正响应关系;而霜冻日数增加,会直接冻伤茶树茶梢、嫩芽,不利于有效物质的形成,毛茶价格降低,霜冻日数FD与毛茶价格呈负响应关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