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采收期巴中产栀子有效成分含量测定与指纹图谱研究
【6h】

不同采收期巴中产栀子有效成分含量测定与指纹图谱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前言

实验一 多指标综合评判巴中产栀子的采收期和生长期

1 仪器与试剂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讨论

实验二 巴中产栀子不同采收期的比较研究

1 仪器与试剂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英文缩写对照表

致谢

栀子及其有效成分的研究进展 综述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探索巴中产栀子的最佳采收期和生长期及建立不同采收期巴中产栀子药材HPLC指纹图谱。
   方法:以HPLC-ELSD法测定巴中产栀子主要有效成分栀子苷、西红花苷-Ⅰ、熊果酸含量,并采用t检验和Z-分综合评价法分析数据,优选出具有各成分理想含量的最适采收期和生长期;其中测定熊果酸采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60℃),色谱柱XDB C18(4.6mm×1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81∶19),流速1 mL·min-1,柱温30℃。建立指纹图谱需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Kromasil C18键合硅胶柱(9.2 mm×250 mm,5μm),以乙腈-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mL·min-1,变波长检测,柱温35℃。
   结果:t检验结果表明:巴中产栀子红果(成熟期)的西红花苷-Ⅰ含量极显著高于其黄果(近成熟期)、而黄果又极显著高于绿果(未成熟期);绿果的栀子苷含量极显著高于红果,绿果又显著高于黄果,而黄果极显著高于红果;绿果熊果酸含量略高于红果,红果非常显著高于黄果,绿果也非常显著高于黄果;30年生巴中产栀子红果中栀子苷含量显著高于3年生巴中产栀子红果,而30年生巴中产栀子红果中西红花苷-Ⅰ含量非常显著高于3年生红果,30年生巴中产栀子红果中熊果酸含量也非常显著高于3年生红果。经比较和分析后发现,不同采收期巴中产栀子的指纹图谱有一定差异,而且未成熟期采收的栀子药材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高于近成熟期的,近成熟期采收的药材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又高于成熟期的。
   结论:以栀子苷、西红花苷-Ⅰ、熊果酸多指标综合考察巴中产栀子的适宜采收期、生长期,以及不同采收期指纹图谱的建立对保证栀子的品质很有意义,也为后续研究和进一步全面控制巴中产栀子药材的质量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