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多民族社区的社区认同与族群认同研究——以内蒙古包头市北梁新区北一社区为例
【6h】

多民族社区的社区认同与族群认同研究——以内蒙古包头市北梁新区北一社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社区与社区认同研究

1.2.2 族群与族群认同研究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 社区与社区认同

1.3.2 族群与族群认同

1.4 研究对象的选择

1.5 论文的基本结构

2 社区认同与族群认同的理论与研究设计

2.1 社区认同——社区的情感意识要素

2.2 族群认同理论

2.3 研究设计与变量的操作化

2.3.1 研究思路与路线方法

2.3.2 测量指标与调查问卷的设计

3 北梁地区的历史沿革与棚户区改造

3.1 北梁地区的概况与历史沿革

3.2 北梁棚户区的形成

3.3 北梁棚户区改造

3.3.1 北梁棚户区改造的背景

3.3.2 北梁棚户区改造的政策

3.4 北梁棚户区改造的进度及其结果

3.4.1 摸底调查阶段

3.4.2 征拆安置阶段

4 多民族社区的社区认同——北一社区的实证分析

4.1 样本基本情况

4.2 社区认同、邻里关系与互动参与现状

4.2.1 社区认同、邻里关系和互动参与的因子分析结果

4.2.2 社区认同、邻里关系和互动参与现状

5 多民族社区的族群认同及差异——北一社区的实证分析

5.1 族群认同的现状

5.1.1 族群认同的因子分析结果

5.1.2 族群参与现状及差异

5.2 族群认同与社区认同的互动:观望-期待-参与-认同

6 总结与讨论

6.1 总结

6.2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城市棚户区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典型现象,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恶劣的居住环境与匮乏的基础设施使棚户区改造成为城市社区建设中必须面临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棚户区改造不仅是居住条件和物质环境的改善,更涉及到社会关系的变化和社区认同的重构。在回顾理论文献与梳理学术观点的基础上,本文立足于内蒙古包头市新北梁社区这一案例,试图在区别于传统社区的多民族社区层面探求社区认同和族群认同的现状,运用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分析多元背景下认同的差异与互动。作为一种情感意识,认同不仅关乎社区成员能否适应和融入社区生活,同时也嵌入到邻里关系、互动参与和族群交往的方方面面,共同推动社区的治理与良性运转。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