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初中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和政策建议的实证研究——基于2014年中国教育追踪调查
【6h】

初中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和政策建议的实证研究——基于2014年中国教育追踪调查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心理健康的内涵及标准的研究

1.2.2 关于初中生心理健康现实状况的研究

1.2.3 关于初中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研究

1.2.4 关于改善初中生心理健康的措施的研究

1.2.5 简要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实证研究法

2 心理健康的理论基础

2.1 心理健康的定义

2.2 心理健康的特点

2.3 心理健康的结构

3 初中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

3.1 中国教育追踪调查的基本介绍

3.2 取样方法和样本特征

3.2.1 取样方法

3.2.2 中国教育追踪调查的问卷设计

3.2.3 样本特征

3.3 初中生心理健康现状的描述性分析

3.3.1 初中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

3.3.2 初中生心理健康现状:是否为独生子女的差异

3.3.3 初中生心理健康现状:男女差异

3.3.4 初中生心理健康现状:城乡差异

3.3.5 初中生心理健康现状:留守差异

3.4 初中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检验

3.4.1 变量的基本介绍

3.4.2 相关分析

3.4.3 回归分析

4 研究结论与建议

4.1 研究结论

4.2 政策建议

4.2.1 推动城乡教育均等化

4.2.2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4.2.3 联合社会力量关注留守初中生

4.2.4 建立学校-家庭-社区网络系统

4.2.5 鼓励体育锻炼

4.2.6 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5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初中阶段是初中生从儿童向成人过渡的时期,他们想要获得成人的独立与成熟,但又无法完全摆脱儿童的依赖与稚气,这使他们极易进入心理的矛盾和不平衡状态。再者,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对初中生心理健康进行深入的研究对于促进初中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论文主要采用了文献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来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其中,实证分析法是基于2014年中国教育追踪调查的实地调研结果,运用SPSS软件的描述性分析法、相关分析法、回归分析法处理数据,确定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研究结果表明,亲子关系、学校氛围、睡眠时间、学习负担、自信心、家庭经济条件、校园基础设施、体育锻炼等会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增强亲子关系、保证充足的睡眠、减轻学习负担、联合社会力量关注留守初中生、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等方面来提建议。
  全文共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阐述了研究背景及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心理健康的理论基础,论述了心理健康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包括:心理健康的定义、心理健康的结构、心理健康的特点;第三部分是初中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该部分描述了取样方法和样本特征,并用SPSS软件分析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第四部分是研究结论与建议,该部分阐述了实证分析的结果,并根据回归分析的结果来提出促进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建议;第五部分是研究局限和未来展望,总结了本研究有待继续完善之处,以及未来研究可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