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完壁式及开放式乳突切开Ⅰ期鼓室成形术评价分析
【6h】

完壁式及开放式乳突切开Ⅰ期鼓室成形术评价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引言

研究背景

理论和实际意义

研究现状

研究思路

实验设计

采用的技术方法和手段

前言

资料和方法

1 临床资料

2 方法

结果

1 听小骨破坏的不同程度与手术方式的选择的相互关系

2 干耳时间

3 外耳道的形态和功能

4 移植物的愈合情况

5 听力恢复

6 术后并发症及随访

讨论

完壁式及开放式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的特点及优缺点

完壁式及开放式乳突切开Ⅰ期鼓室成形术的提高术后听力相关因素

完壁式及开放式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的术后复发

开放式手术乳突腔的处理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慢性中耳炎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附图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
  探讨完壁式乳突切开Ⅰ期鼓室成形术与开放式乳突切开Ⅰ期鼓室成形术的术式选择及术后疗效。
  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3月~2013年10月我院治疗的行乳突切开伴Ⅰ期鼓室成形术的85例(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中耳胆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5例患者(中耳胆脂瘤8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17例)行完壁式乳突切开(CWU)伴Ⅰ期鼓室成形术;60例患者(中耳胆脂瘤42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18例)行开放式乳突切开(CWD)伴Ⅰ期鼓室成形术(其中有三例为术中由完壁术式改为开放术式)。所有患者术后随访时间为1年~2年。观察术中听小骨病变程度,观察术后干耳时间,术后外耳道及移植物恢复情况,有无并发症。术后3个月开始定期复查听力,以最后一次复查的听力结果作为统计分析资料。统计学分析用x2及t检验。
  结果:
  1.术中观察指标:术中统计各部分听小骨病变程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听小骨病变的程度不是影响术式选择的主要因素。
  2.术后观察指标:
  1)干耳时间:以外耳道内渗出完全停止做为干耳标准,从术后第1天开始计算达到干耳的时间。其中完壁式组在3周~7周内,开放式组在4周~8周内。
  2)外耳道形态和功能:完壁式手术术后外耳道为正常形态,外耳道自净功能逐渐恢复,一般术后2个月内功能基本恢复正常,不用定期清理。开放式手术术后外耳道较术前相比略宽大,较直,基本为正常形态,较术前更易观察;起初可有少量干痂及分泌物需要定期清理,此后每6~12个月需清理一次术腔。
  3)移植物愈合情况:本组移植颞肌筋膜全部成活,无鼓膜萎缩及再穿孔,完壁式术式有2耳鼓膜向上鼓室内回缩,但未形成内陷袋。
  4)术后听力:完壁式组术后气导阈值较术前提高(23.720±8.862 dB),开放式组术后气导阈值较术前提高(20.150±8.140dB),两组术式均改善听力;两组病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比较:完壁式组术后气骨导差(19.882±5.337dB)较开放式组(14.556±6.051dB)改善明显,其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5)术后并发症:本组病例中均无面神经损伤、迷路炎及其他颅内、外并发症。1例乳突腔积液,1例术后经常性耳鸣。
  结论:
  二种方法各有优势,完壁式鼓室成形术较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后听力改善更佳。手术方案应根据术前颞骨薄层CT扫描、纯音听阈测听及咽鼓管功能检查,有条件者行耳显微镜检查,根据颅中窝是否低位、乙状窦是否前置、及乳突类型和外耳道的狭窄程度来选择手术方式,但最终的术式往往需根据术中情况而定。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