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苍南县城镇化过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6h】

苍南县城镇化过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进展

1.2.1 生态文明的内涵、特征及内容

1.2.2 国内外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系统分析

2.1 我国城镇化进展趋势及困境

2.1.1 我国城镇化进程及发展趋势

2.1.2 县域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的困境

2.2 县域生态文明建设框架体系

2.3 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及指标体系

2.3.1 生态文明建设目标

2.3.2 县域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

第三章 苍南县城镇化发展特征剖析

3.1 苍南县基本资料

3.1.1 行政区划范围

3.1.2 自然环境概况

3.1.3 社会环境概况

3.2 城镇化水平分析

3.2.1 人口发展趋势分析

3.2.2 城市建设用地分析

3.2.3 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3.2.4 苍南县域城镇化基本特征

3.3 苍南县城镇化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3.3.1 环境质量现状

3.3.2 资源环境压力

第四章 苍南县生态文明建设对策研究

4.1 生态文明建设SWOT分析

4.1.1 优势分析

4.1.2 劣势分析

4.1.3 机遇分析

4.1.4 压力分析

4.2 苍南县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与定位

4.2.1 目标与定位

4.2.2 建设指标差距分析

4.3 苍南县生态文明建设对策措施

4.3.1 推进产业转型,打造“实力苍南”

4.3.2 深化综合整治,建设“绿色苍南”

4.3.3 构建和谐人居,打造“品质苍南”

4.3.4 培育生态文明,建设“文化苍南”

4.3.5 完善生态制度,建设“法制苍南”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带来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城镇化进程,是当前城市转型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论文在分析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特征、内容与发展历程以及国内不同类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县域生态文明建设框架体系及评价指标体系;同时以浙江苍南县为研究对象,从城镇化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的角度提出苍南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对策。论文主要结论如下:
  1、在系统分析生态文明建设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城镇化面临的困境和现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成果,提出以资源环境为基础、以经济发展为动力、以人居环境为核心、以生态文化为灵魂、以体制建设为保障的“五位一体”县域生态文明建设框架体系,指导生态文明建设从“优、保、节、育、建”五个方面开展;并构建了包括经济、环境、人居、文化、制度等领域共37项指标的县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2、选择温州苍南县为研究对象,其城镇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苍南县人口城镇化水平逐年提高、城市建设用地较为充裕、经济实力不断提升并且三次产业结构发展趋势良好。虽然苍南的城镇化水平与我国的平均水平有一定的差距,但依旧呈现稳定发展的态势;而在其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的同时也暴露出水环境质量、环保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环境问题和压力。
  3、针对苍南县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和压力,在其生态文明建设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将苍南建设成为经济低碳高效、环境优美安居乐业、政府阳光社会和谐的“浙江南大门”;结合县域生态文明建设框架体系,针对性地提出推进产业转型、环境综合整治、构建和谐人居、培育生态文明和完善生态制度等具体对策措施,以促进苍南资源环境问题的改善和生态文明水平的提升,为县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实践经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