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捷克人的视野:论米兰·昆德拉对当代中国文学的影响
【6h】

捷克人的视野:论米兰·昆德拉对当代中国文学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 绪论

1.1 米兰·昆德拉与当代中国

1.2 米兰·昆德拉研究在当代中国

1.3 本文研究动机和主旨

2 传播与影响:米兰·昆德拉与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

2.1 米兰·昆德拉在新时期中国传播的概况

2.2 米兰·昆德拉作品传播的独特经历

2.3 米兰·昆德拉对中国当代文学产生影响的语境

3 媒介与视野:米兰·昆德拉作品在当代中国的翻译和影响

3.1 初创期作品《玩笑》、《可笑的爱情》的翻译与影响

3.2 成熟期作品《生活在别处》、《为了告别的聚会》的翻译与影响

3.3 巅峰期作品《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笑忘录》、《不朽》的翻译与影响

3.4 转型期作品《慢》、《身份》、《无知》的翻译和影响

4 根源与反响:米兰·昆德拉影响当代中国文学的主要因素

4.1 社会因素:媚俗与自由

4.2 政治因素:政治与现实

4.3 情爱因素:性与人际关系

4.4 信仰因素:存在与形上需求

5 比较与维度:米兰·昆德拉与捷克人和中国人

5.1 米兰·昆德拉在捷克与当代中国产生影响的作品

5.2 社会、政治环境对捷克和当代中国文学影响的比较

5.3 米兰·昆德拉的哲思以及它对捷克与当代中国作家影响的比较

6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1929~)是目前住在法国并加入法国国籍的著名捷克作家。本论文以从捷克人的视野进行米兰·昆德拉对中国社会与中国当代文学影响的研究,将重点放在两个维度:中国和捷克的视野,并重点是捷克人的视野。米兰·昆德拉的作品虽然在全世界各地都非常知名,然而,在他的祖国——捷克,在捷克文学界,则已经开始疏远任何他有关捷克的往事。由于他是在捷克斯洛伐克1989年之前的环境下成长的,所以,他的私人生活背景很复杂。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他自己也称自己为“欧洲作家”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传入中国以来,正是中国改革开放之际。他的作品大量进入中国,并在中国引发了一场“昆德拉热”。他的小说也成为捷克与当代中国文化、文学的重要交流和翻译现象。作为一位捷克人,笔者以为昆德拉在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走红”,主要还是因为昆德拉作品的语言、哲思和艺术形式极为独特,特别是反映了当时的中国与捷克都曾经历过的类似情况。
  米兰·昆德拉不仅是个作家,而且也是一个独特的、影响全世界的具有哲学思想的作家。他的小说里包括很多对生活和社会问题的哲学思考。昆德拉影响当代中国作家和读者的观念,主要有“媚俗”与个人自由、社会自由的问题和实用主义的态度。昆德拉介绍了“媚俗”的问题,把它与自由、政治问题相联系,一同加以思考,给包括当代中国作家在内的人们以深刻的思想启示。尤其是昆德拉的哲思包含了对社会与人际关系困境的哲思、对性爱与人际关系的思考。同时,有关“革命”的和反动的态度,也是昆德拉哲学思想的特色。昆德拉的作品让当代中国作家和读者觉得当代中国和捷克如此相像和彼此贴近。昆德拉虽然是个西方世界的作家,但有着同中国人民一样的心理,这应该是他对当代中国文学影响的根本原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