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Study on Synthesis,Characterization and Properties of Novel Main--Chain Ferrocene-Based Polymers
【6h】

Study on Synthesis,Characterization and Properties of Novel Main--Chain Ferrocene-Based Polymers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Table of Contents

Chapter 1.Literature review

1.1.Introduction

1.2.Synthesis of ferrocene-based polymers

1.2.1.Synthesis of main-chain ferrocene-based polymers

1.2.2.Synthesis of side-chain ferrocene-based polymers

1.3.Properties and appfications of ferrocene-based polymers

1.3.1.Liquid-crystalline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1.3.2.The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1.3.3.Applications based on the collective properties

1.3.4.Biological appfications

1.4.Research Objectives

Chapter 2.Synthesis and properties of main-chain ferrocene-based polymers containing diethylene glycol or bis (4-hydroxyoctoxy phenyi) sulfone

2.1.Introduction

2.2.Experimental

2.2.1.Materials

2.2.2.Schlenk fine system

2.2.3.Synthesis of 1,1’-ferrocenedicarbonyl chloride

2.2.4.Synthesis of HOS

2.2.5.Synthesis of PDEFD

2.2.6.Synthesis of PHOSFD

2.2.7.Characterization

2.3.Results and discussion

2.3.1.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HOS,PDEFD and PHOSFD

2.3.2.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PDEFD and PHOSFD

2.3.3.Thermal and liquid crystalfine properties of PDEFD and PHOSFD

2.4.Conclusion

Chapter3.Synthesis and properties of novel main-chain ferrocene-based polymers containing N-methyldiethanolamine,phenyldiethanolamine or bisphenol-P

3.1.Introduction

3.2.Experimental

3.2.1.Materials

3.2.2.Synthesis of PPFD and PHDFD

3.2.3.Synthesis of PMFD

3.2.4.Characterization

3.3.Results and discussion

3.3.1.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main-chain ferrocene-based polyesters

3.3.2.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main-chain ferrocene-based polyesters

3.3.3.Thermal and liquid-crystalline properties of the main-chain ferrocene-based polyesters

3.4.Conclusion

Chapter 4.Synthesis and properties of main-chain ferrocene-based polyesters with azobenzene in the side-chain

4.1.Introduction

4.2.Experimental

4.2.1.Materials

4.2.2.Synthesis of PPFD-NT,PPFD-CA and PPFD-CN

4.2.3.Characterization

4.3.Results and Discussion

4.3.1.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azobenzene-containing main-chain ferrocene-based polyesters

4.3.2.Photoisomerization of the synthesized MFPAS

4.3.3.Azo-protonation of the azobenzene-containing main-chain ferrocene-based polyesters

4.3.4.Thermal and liquid crystalline properties of the azobenzene-containing main-chain ferrocene-based polyesters

4.4.Conclusion

Chapter 5.Synthesis,characterization and properties of some main-chain ferrocene-based polymers containing aliphatic units

5.1.Introduction

5.2.Experimental

5.2.1.Materials

5.2.2.Synthesis of PSPUFD and PDAFD

5.2.3.Synthesis of PDMFD and PHPFD

5.2.4.Characterization

5.3.Results and discussion

5.3.1.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main-chain ferrocene-based polymers containing aliphatic units

5.3.2.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aliphatic main-chain ferrocene based polymers

5.3.3.Thermal and liquid crystalline properties of the aliphatic main-chain ferrocene-based polymers

5.4.Conclusion

Chapter 6.Synthesis,characterization and properties of some main-chain ferrocene-based polymers containing aromatic units

6.1.Introduction

6.2.Experimental

6.2.1.Materials

6.2.2.Synthesis of PCPFD and PCRFD

6.2.3.Synthesis of PQDFD and PSOFD

6.2.4.Characterization

6.3.Resuits and discussion

6.3.1.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main-chain ferrocene-based polymers containing aromatic units

6.3.2.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aromatic main-chain ferrocene-based polymers

6.3.3.Thermal and liquid crystalline properties of the aromatic main-chain ferrocene-based polymers

6.4.Conclusion

Chapter 7.Conclusion

References

Curriculum Vitae

展开▼

摘要

尽管二茂铁基聚合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被发现,对于它的研究仍然快速地进行着,这是因为它们在当今的生活中仍然具有很宽广的应用。这些应用都是基于二茂铁基聚合物的一些特殊性质,例如液晶性质、电化学性质、热稳定性以及良好的溶解性。这些应用具体主要有结晶聚合物的构建、燃料电池、电流型生物传感器、DNA和蛋白质传感器、乙肝表面抗原的免疫传感器(HBsAg)、CO传感器以及阴离子传感器等。另外,二茂铁基聚合物可以被用在光逻辑器件的创建、表面凹凸光栅以及光电二极管器件的制造等。因此,有关二茂铁和二茂铁基聚合物合成和应用的文章数量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呈指数增长。
  热致液晶材料(包括液晶化合物和聚合物)是一种软材料,它们的分子自组装成各向异性的宏观有序结构。另外,这种液晶材料在光学、化学以及生物学等不同领域中的各种功能强大的技术应用中都具有重要作用,在学术和工业层面都创造出新的途径。关于热致液晶的主要应用之一就是液晶显示器的制造,这已经很普遍并且有可能在将来成为平板显示器的主流,因此通过开发和合成新型热致液晶结构和聚合物来提升它们的性能还存在很大的努力空间。
  另外,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金属配位聚合物引起了很大的关注。其中,二茂铁基液晶聚合物(例如二茂铁基聚酯、有机磷聚合物、聚硅氧烷以及聚(二茂铁硅烷)代表了最有价值的介晶材料之一。对这类聚合物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它们在甲醇燃料电池中作为聚合物膜中的潜在应用。该应用主要是因为这类聚合物具有潜在的形成有序质子通道的能力,从而不受溶剂的影响,进而促进燃料电池中质子的传递,并有可能减少甲醇渗透过聚合物膜而降低燃料电池效率的问题。二茂铁基团的氧化态(二茂铁鎓离子)和还原态均被证明具有化学稳定性。
  尽管过去的的几十年世界各地的研究小组对于二茂铁基液晶聚合物的合成、性质及应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合成新型液晶二茂铁基聚合物并研究它们的性质仍然是用来预测它们潜在应用的热点主题。在二茂铁基液晶聚合物领域,从它们的合成、性质到应用仍然存在着很多挑战。
  在本文中,一些新型主链二茂铁基聚合物利用1,1’-二茂铁二羧酸酰氯和不同单体进行溶液缩聚反应被成功合成。一般来说合成方法分为两类,即溶液缩聚和界面缩聚。接下来,所合成的二茂铁基聚合物的主链化学结构利用诸如1H核磁共振(1H NMR)光谱、紫外-可见分光光谱(UV-VIS)及红外光谱(FTIR)进行表征。另外,所合成聚合物的结晶度利用X-射线衍射进行确定。结构表征过后,又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合成聚合物的电化学性质,同时研究了不同参数(包括有机溶剂、扫描速率、电解液浓度的影响及具有电活性的二茂铁单体浓度)对所合成聚合物循环伏安行为的影响。其次,所合成聚合物的热学性质利用热重分析(TGA)及差热分析(DTA)进行研究。最后,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偏光显微镜技术(POM)研究了聚合物的液晶性质。
  (1)通过溶液缩聚反应合成了液晶(PDEFD)和(PHOSFD)。HOS通过双酚S以8-氯代-1-正辛醇作为反应物,DMF作为溶剂合成。对PDEFD和PHOSFD利用1H NMR光谱、UV-VIS分光光谱及FTIR光谱进行结构表征。PDEFD和PHOSFD的分子量分别为11587和6155。XRD测试结果表明PDEFD和PHOSFD几乎都是无定型的聚合物。这种无定型特性证明了所合成聚合物的热致液晶特性。另外,分别对PDEFD和PHOSFD的电化学行为以及多种参数,包括溶剂、扫描速率以及电解质浓度进行了研究。PDEFD和PHOSFD这两种聚合物的CV曲线的形状均受到溶剂极性的影响。这两种聚合物的CV曲线显示出它们的共平面结构,该结构使聚合物与电极表面紧密接触。另外,PDEFD和PHOSFD的溶液的峰电流值随扫描速率增加,且与扫描速率的平方根呈直线关系。更进一步,PDEFD和PHOSFD溶液的电化学过程既不是可逆的,也不是完全不可逆的。大体上说,PDEFD和PHOSFD的电化学性质比较接近。此外,TGA及DTA测试结果表明了它们具有相对的热稳定性。尽管PHOSFD的聚合物主链上有两个苯环,但具有脂肪族主链的PDEFD被发现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此外,PDEFD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也比PHOSFD要高。所合成聚合物的液晶性质通过DSC和POM技术来检测。两种所合成的聚合物在加热及冷却时都具有向列相结构出现,并显示出相错的纹理。
  (2)三种新型主链二茂铁基聚酯:PPFD、PHDFD和PMFD分别通过1,1’-二茂铁二甲酰氯和苯基二乙醇胺(PDE)、双酚-P(bisphenol-P)与N-甲基二乙醇胺(MDE)的溶液缩聚法合成。第一种聚合物(PPFD)在两种不同条件下制得,并对所得的两种产物(PPFD1 and PPFD2)进行了比较。所合成聚合物的结构通过1H NMR光谱进行表征。利用凝胶渗透色谱(GPC)技术确定了聚合物的分子质量。GPC结果显示,所合成聚合物更准确的来说应该是低聚物而不是高分子聚合物。产物高分子的特性利用FTIR和UV-VIS分光光谱来检测。XRD结果显示四种合成的主链二茂铁基聚合物基本上是无定型的,但有些结晶度。这种无定型性质表现在聚合物在许多不同极性的溶剂中都具有良好的溶解性。更进一步,聚合物的化学结构及合成条件都会影响其结晶度。我们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聚合物分别在CH2Cl2、CHCl3、TFIF、DMF和DMSO中的电化学性质,结果发现在高极性溶剂如DMF和DMSO中循环伏安曲线的峰型更为紧凑。这说明在高极性溶剂中聚合物的极化过程的可逆性更好。聚合物在CH2Cl2中在不同扫描速率下的电化学行为显示所合成的聚合物的电化学过程既不是完全不可逆,但其可逆性也不是很好。另外,对电解质浓度及[Fe]单元浓度对聚合物电化学行为的影响也进行了研究。随着电解质浓度的提高,聚合物CV曲线上氧化还原峰值间的间隔ΔEp在大体上有所减小,这说明在聚合物在高电解质浓度下极化过程的可逆性更好。随着[Fe]单元浓度的提高,峰值电流大体上也有所增加。所有所合成的聚合物在加热与冷却的过程中都具有向列相,并且显示出相错的纹理。聚合物在冷却及加热扫描过程中一直保持着有序结构。
  (3)三种新型偶氮苯侧链主链二茂铁基聚酯(MFPAS):硝基偶氮苯性能化的PPFD(PPFD-NT)、4-羧基偶氮苯功能化的PPFD(PPFD-CA)和4-氰基偶氮苯功能化的PPFD(PPFD-CN)通过利用PPFD分别与4-硝基苯胺、4-氨基苯甲酸及氨基苄腈的后聚合偶氮偶联反应成功制得。所合成聚合物的结构通过1HNMR光谱确定。MFPAS的功能化程度通过1HNMR光谱确定,结果分别为66%(PPFD-NT)、34%(PPFD-CA)和54%(PPFD-CN)。所合成聚合物的特性利用FTIR和UV-VIS分光光谱进行探讨。XRD结果显示三种合成的MFPAS均为无定型结构。这种无定型性质表现在MFPAS在许多不同极性的溶剂中都具有良好的溶解性。MFPAS在其DMF溶剂中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展示出顺式到反式的光学异构。这种主链含偶氮苯的二茂铁基聚酯同时被发现显示出在HCl的存在下出现红移,这是因为在盐酸的存在下形成了离子,这种现象使这种聚合物有可能成为pH指示剂很好的候选材料。所合成聚酯的热学性质显示出PPFD-CA和PPFD-CN在热力学上比PPFD-NT更稳定。PPFD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被发现比MFPAS的要低,这是由于MFPAS中的偶氮苯基团的存在。所有所合成的聚合物在加热与冷却的过程中都具有向列相,并且显示出相错的纹理。聚合物在冷却及加热扫描过程中一直保持着有序结构。
  (4)四种新型以脂肪族单元为骨架,主链二茂铁基聚合物被成功合成,包括PSPUFD、PDAFD、PDMFD和PHPFD。PSPUFD和PDAFD分别利用1,1’-二茂铁二羧酸酰氯和3,9-二(1,1-二甲基-2-羟乙基)-2,4,8,10-四环氧基-[5,5]-十一碳烷(SPU)及二异丙醇胺(DA)进行溶液缩聚反应制得。PSPUFD与PDAFD分子质量分别为4107和1338。为了提高分子量,另两种聚合物PDMFD和PHPFD通过1,1’-二茂铁二羧酸酰氯分别和二乙基双(羟甲基)丙二酸酯(DM)及2,2-二(羟甲基)丙酸(HP)进行界面缩聚反应制得。所合成聚合物的结构通过诸如1HNMR光谱、UV-VIS吸收光谱和FTIR光谱等手段进行说明。所合成聚合物的X-射线衍射图样显示出聚合物的无定型特征,这表现为聚合物在很多溶剂中都具有良好的溶解性。所合成聚合物的电化学性质利用循环伏安法进行测定。更进一步,对于有机溶剂、扫描速率、电解质浓度及[Fe]浓度对所合成聚合物的氧化还原行为的影响也进行了研究。所合成聚合物的氧化还原行为被发现既不是可逆也不是完全不可逆。另外,这些聚合物的热力学性质利用TGA和DTA进行研究,其结果显示出它们的相对热稳定性。最后,通过偏光显微镜(POM)观察聚合物的液晶性质,结果显示出所合成的聚合物具有向列相及交错纹理,且其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有很长的相持续时间。
  (5)四种以新型芳香单元为骨架,主链二茂铁基聚合物:PCPFD、PCRFD、PQDFD和PSOFD被成功合成。前两种聚合物PCPFD和PCRFD通过1,1’-二茂铁二羧酸酰氯分别与o-甲酚肽(CP)和甲酚红(CR)利用溶液缩聚反应制得。PCPFD和PCRFD被发现分子量很小,分别只有2398和1727。为了获得具有更高分子量的聚合物,利用1,1’-二茂铁二甲酰氯分别与2,4二羟基喹啉(QD)和苏丹橙G(SO)通过界面缩聚制得PQDFD和PSOFD。所合成聚合物的化学结构通过诸如1H NMR光谱、UV-VIS吸收光谱和FTIR光谱等手段进行说明。所合成聚合物的X-射线衍射图样显示出聚合物的无定型特征,这表现为所合成聚合物在很多溶剂中都具有良好的溶解性。所合成聚合物的电化学性质利用循环伏安法进行测定。更进一步,对有机溶剂、扫描速率、电解质浓度及[Fe]浓度对于所合成聚合物的氧化还原行为的影响也进行了研究。所合成聚合物的氧化还原行为被发现既不是可逆也不是完全不可逆。另外,这些聚合物的热力学性质利用TGA和DTA进行研究,其结果显示出它们的相对热稳定性。同时,POM观察结果显示出所合成的聚合物具有向列相结构且其相结构在加热及冷却过程中都很能稳定地保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