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型自旋捕捉剂的自旋捕捉性能及其体外抗癌活性的研究
【6h】

新型自旋捕捉剂的自旋捕捉性能及其体外抗癌活性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前言

1.2 ESR原理

1.3 自旋捕捉剂的发展

1.3.1 自旋捕捉技术

1.3.2 自旋捕捉剂的分类

1.3.3 靶向定位于线粒体的自旋捕捉剂

1.3.4 PBN用作药物

1.3.5 PBN及其衍生物的抗肿瘤活性

1.4 研究课题的提出

第二章 自旋捕捉剂的合成

2.1 材料与仪器

2.1.1 材料

2.1.2 仪器

2.2 PBN的合成

2.2.1 2-甲基-2-硝基丙烷的合成

2.2.2 锌粉的活化

2.2.3 硝酮的合成

2.3 MitoPBN的合成

2.3.1 4-(4-bromobutoxy)benzaldehyde的合成

2.3.2 N-(4-(4-bromobutoxy)benzylidene)-2-methylpropan-2-nitrone的合成

2.3.3 MitoPBN的合成

2.4 ChPBN的合成

2.4.1 对甲酰基苯甲酰氯的合成

2.4.2 对甲酰基苯甲酸胆固醇酯的合成

2.4.3 ChPBN的合成

2.5 讨论

2.5.1 合成方法讨论

2.5.2 化合物的表征及解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ChPBN脂质体的制备

3.1 ChPBN脂质体含量测定及包封率测定方法的建立

3.1.1 材料

3.1.2 仪器

3.1.3 检测方法的建立

3.1.4 标准曲线的绘制

3.1.5 方法回收率

3.2 ChPBN脂质体的分离及包封率的测定

3.2.1 PBS缓冲液(pH=7.4)的配置

3.2.2 透析时间的确定

3.2.3 脂质体与游离ChPBN分离可行性实验

3.2.4 包封率测定方法

3.3 ChPBN脂质体的制备

3.3.1 制备方法的筛选

3.3.2 单因素实验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PBN及其衍生物的细胞生物学研究

4.1 材料与仪器

4.1.1 仪器

4.1.2 材料

4.2 材料处理

4.2.1 RPMI1640培养液的配制

4.2.2 DMEM培养液的配制

4.2.3 细胞培养

4.2.4 MTT溶液的配制

4.3 实验结果

4.3.1 MTT法测PBN、MitoPBN、ChPBN及ChPBN脂质体的细胞毒性

4.3.2 PBN对HepG2细胞毒性

4.3.3 ChPBN及其脂质体对HepG2细胞毒性

4.3.4 MitoPBN对HepG2细胞毒性

4.3.5 MitoPBN对几种癌细胞毒性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ESR表征自旋捕捉性能

5.1 材料与仪器

5.1.1 材料

5.1.2 仪器

5.2 检测方法

5.3 ESR检测结果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自由基是一种反应活性很强的物质,它在自然界以及人体内广泛存在,同时也在人体的生化活动中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一方面自由基对人体产生损害,研究表明,自由基与多种疾病与损伤有关,如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等,另一方面,适当浓度的自由基在人体内又是必要的,因此研究人体内自由基的性质和作用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课题。自旋捕捉是一项将活泼自由基稳定位并通过ESR手段加以检测的技术,自旋捕捉剂不仅能够捕获并检测体内自由基,同时还对体内自由基有一定干预作用。PBN是一类研究得比较早的硝酮类自由基,大量研究表明PBN有一定的药物活性并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总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合成了PBN、靶向定位于线粒体的MitoPBN、以及带胆固醇基团的PBN(ChPBN),新化合物ChPBN的结构通过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第二部分是ChPBN的ESR研究,考察了ChPBN对体外·OH、·CH(OH)Me、·CH2OH、·CH(OH)Et、·C(OH)Me等自由基的捕捉情况,第三部分通过薄膜-超声法将ChPBN制备成了高包封率的脂质体,第四部分考察了PBN、MitoPBN、ChPBN及其脂质体的肿瘤细胞毒性。
  第二部分研究了ChPBN体外捕捉·OH及碳中心自由基,自由基由Fenton反应引发,发现ChPBN和PBN一样,具有较强的羟基捕捉能力,其捕捉各种自由基的能力依此为·OH,>·CH(OH)Me>·CH2OH>·CH(OH)Et>·C(OH)Me。
  第三部分系统的研究了自旋捕捉剂ChPBN脂质体的制备工艺。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设计,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优化出制备脂质体的相对最佳条件。按优化处方制得的脂质体的包封率较高;反相高效液相法测定PBN脂质体的含量和包封率,操作简便,准确。
  第四部分用MTT法研究了PBN、MitoPBN、ChPBN及其脂质体的体外肿瘤细胞毒性,发现这几种药物对癌细胞毒活性大小顺序依次为:MitoPBN>ChPBN脂质体>ChPBN>PBN。这一实验结果的可能解释是:1,MitoPBN定位于自由基的来源地线粒体,最有效干预了体内自由基浓度,故其细胞毒性最大。2,ChPBN上的胆固醇基团增强了药物的生物相容性,使药物更易进入细胞内并干预其中自由基,故毒性大于无胆固醇基团的PBN。3,脂质体更进一步增强其生物相容性,其细胞毒性也相应增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