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激光诱导荧光检测的小型底栖生物标本自动分离系统研制
【6h】

基于激光诱导荧光检测的小型底栖生物标本自动分离系统研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绪论

1.1引言

1.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论文研究目标和内容

1.3国内外相关关键技术情况

1.3.1生物发光的原理和分类

1.3.2激光诱导荧光技术

1.4本章小结

第二章仪器原理及结构设计

2.1引言

2.2系统组成

2.3器件的选型

2.3.1半导体绿光激光器

2.3.2MCU和DSP

2.3.3 PMT和PD

2.3.4精密干涉滤光片

2.4传感器性能和参数

2.5CPU(C8051F040)整体结构和功能

2.6本章小结

第三章电子线路设计

3.1引言

3.2硬件整体设计

3.3信号前置放大电路设计

3.4信号采集电路设计

3.5CAN通讯电路设计

3.6RS232通讯电路设计

3.793LC46电路设计

3.8搅拌器驱动电路设计

3.9机械驱动电路设计

3.10本章小结

第四章信号采集和通讯模块设计

4.1引言

4.2单片机主程序流程

4.3信号采集程序设计

4.4通讯模块设计

4.4.1CAN总线通讯

4.4.2 RS232通讯模块程序设计

4.4.3通讯协议设计

4.593LC46软件设计

4.6上位机软件

4.6.1功能介绍

4.6.2性能需求

4.6.3概要设计

4.6.4编程实现

4.7本章小结

第五章信号处理

5.1引言

5.2光电检测电路的噪声

5.2.1传感器模块输出噪声分析

5.2.2同相放大器的噪声分析

5.3信号检测原理

5.4基于单片机的数字滤波方法

5.5自动分离系统采样数据的滤波算法

5.6本章小结

第六章实验结果与分析

6.1分离精度检验

6.2样品实测

6.3分离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6.4本章小结

第七章结论和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硕士期间参与项目及发表论文

附录2小型底栖生物标本自动分离系统实物照片

附件

展开▼

摘要

本文分析了目前国内外所使用的小型底栖生物分离方法现状,并以此为基础,自主开发了一套基于激光诱导荧光技术,并且集荧光化学技术、电子物理技术、光电测量技术、计算机技术及机械技术为一体的小型底栖生物标本自动分离系统,实现了从沉积物样品中自动分离小型底栖生物标本,从而大幅度提高室内小型底栖生物分样的工作效率和精度的目的,并以此完成了大洋协会“十五”攻关项目:“小型底栖生物标本自动分离系统研制”。全文共分为七章: 第一章阐述了论文研究意义以及目前国内外小型底栖生物标本自动分离系统以及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几种现有的小型底栖生物标本分离方法,并比较了其优缺点,进而提出了一种基于LIF-D的全新分离方法思想,并介绍了目前国内外LIF-D关键技术的发展情况。 第二章介绍了小型底栖生物标本自动分离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包括光路和电路系统,以及各个关键器件的选型,并且比较了各种实施方法的优缺点。 第三、四章详细介绍了小型底栖生物标本自动分离系统的电子线路设计方案以及相应的检测、控制和通讯模块的软件设计。 第五章详细的分析了该系统内部和外部可能产生的噪声及其来源,以及噪声对系统所产生的影响,并给出了解决该问题的信号处理策略。 第六章给出了该系统在正式测试中的结果以及数据分析。 第七章为全文进行了总结以及未来工作的展望,给出了论文的研究成果,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