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式创新体系研究
【6h】

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式创新体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的方法

2 相关理论基础研究

2.1 概念界定

2.1.1 国防工业

2.1.2 民用工业

2.1.3 军民融合

2.2 军民融合式创新体系

2.2.1 国家创新体系

2.2.2 军民融合式创新体系

2.3 构建军民融合式创新体系的必要性

2.3.1 是促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保证国民经济顺畅运行的必然选择

2.3.2 有利军工企业和民用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促进技术进步,提高我国综合国力

2.3.3 有利于国防基础的提高

2.3.4 是提升区域竞争优势的新途径

2.3.5 是国防工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

3 我国军民融合式创新体系现状分析

3.1 历史沿革

3.1.1 初创期(1949年~1977年)

3.1.2 探索期(1978~1999年)

3.1.3 发展时期(1999~)

3.2 取得的重要成绩

3.3 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宏观层面

3.3.2 中观层面

3.3.3 微观层面

4 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式创新体系的国际借鉴

4.1 美国

4.1.1 通过颁布和制定法规政策推进军民融合

4.1.2 设立专门的政府机构协调军民融合的实施

4.1.3 政府引导、推动军工企业并购、重组

4.1.4 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实现军民技术的双向转移

4.1.5 组建军民融合的创新主体,培育开放型产业链

4.1.6 加强国防采办管理,提倡民用标准

4.2 俄罗斯

4.3 欧盟

4.4 日本

4.5 以色列

4.6 对构建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式创新体系的启示

4.6.1 融合的过程突出政府的主导作用

4.6.2 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实现军民技术双向转移

4.6.3 市场化是军工经济与民用经济相融合的有效形式

4.6.4 推动军工企业改革,组建强大的军工企业集团

4.6.5 全球化的视角考虑融合问题

5 我国国防科技军民融合式创新体系的构建

5.1 军民分割及理想状态下的军民融合式创新体系

5.2 军民融合式创新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5.2.1 指导思想

5.2.2 基本原则

5.3 建设目标

5.4 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式创新体系构建

5.4.1 体制构想

5.4.2 主体要素

5.4.3 主体框架

6 构建我国国防科工业军民融合式创新体系的措施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古今中外的现实和历史表明,将国防工业和整个国家的发展相统一,是具有前瞻性和全局性的战略性决策。构建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式创新体系能为我国的科技和经济体制改革带来新的思路,能为我国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提供政策支持、法律保障,能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的协调提供新的路径。构建军民融合式创新体系,便可聚集全国人民的力量,共同使用一个兼容性的创新体系进行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实现“一份投入,两份产出”,提高国家整体经济运行效率和效益,进而极大地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
  本文首先介绍了与国防科技创新体系有关的概念,并分析了在我国构建军民融合式创新体系的必要性。在对我国军民融合所经历的三个阶段进行分析后,认为我国军民融合式发展取得了重要成绩,构建军民融合式创新体系的条件基本形成。但是,我国军民融合的进程发展不平衡,深层次矛盾日益显现,军民融合式发展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对存在的问题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然后选取美国、俄罗斯等在军民融合方面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国家,对这些国家在军民融合式创新方面的成功和成熟的做法和经验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借鉴、比较这些做法和经验,同时对现实环境进行分析,思考相应的对策及措施,得到对构建我国军民融合式创新体系的几点启示。接着根据军民融合式创新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提出了军民融合的体制构想,确定了军民融合式创新体系中的主要要素,用网络模型构想出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式创新体系主体框架,认为它是一个不断优化演进、螺旋上升的动态体系。最后针对我国国民经济和国防发展的实际,提出了提升我国国防科工业军民融合式创新体系建设水平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